聲東擊西·字文氏奇襲竇泰,齊神武兵敗蒲坂
大統三年(537)春,東魏將領高歡帶兵入侵西魏龍門,屯軍蒲坂,并在渡口架三座浮橋欲西渡黃河;又派其部將竇泰進軍潼關;高敖曹圍攻洛州(今河南洛陽東北),三路軍隊呈犄角之勢向西魏都城長安進攻。西魏存亡系于一旦。文帝元寶炬派宇文泰抵抗。宇文泰率軍至廣陽(今陜西臨潼縣),對各路將領說:“現在高歡三路圍攻我們,又在黃河上設立浮橋,看來目的是渡軍黃河,阻擋牽制我軍,致使竇泰能西攻長安。敵人人多勢眾,我軍處于劣勢,如果與其相持太久,受其牽制,則高歡計謀得逞,于我們將十分不利。自從高歡起兵關東以來,竇泰一直是高歡軍隊的前鋒,其麾下多精兵良將,銳不可當。這次又是一路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可能因屢勝而驕,而驕兵必敗。因此如果我們先出其不意.奇襲潼關的竇泰,一定能夠取勝。攻下竇泰,高歡失其前鋒,肯定不戰自退。”諸將都說:“現在高歡離我們已經很近了,不打近在眼前的高歡而遠襲竇泰,如若有絲毫差錯,后悔恐怕也來不及。”宇文泰胸有成竹,說:“高歡前兩次進攻潼關,我只不過出軍霸上(今陜西西安東),而這次高歡大舉進逼,我軍也還沒有出城郊。敵人一定以為我們只不過固守長安而已,絕對不可能遠襲潼關。又由于竇泰士氣正盛,定有輕我之心,乘此機會攻擊竇泰,哪有不成功的?高歡雖然在黃河上架設浮橋,但黃河水急浪高,想一下子把千軍萬馬移至河西,談何容易?在近五天之內,我想高歡不會出兵,在此期間,我一定拿下潼關,請大家不要疑慮。”于是宇文泰率六千騎兵還至長安,并到處揚言將退軍保衛隴右。又在長安見過魏帝,以造成西保隴右的聲勢。不久,宇文泰即帶兵偷偷東進,清晨到達小關(今陜西潼關縣東,北去舊潼關十里)。竇泰軍隊聽說宇文泰率軍突然來到,都驚慌失措,匆匆逃往山上,草草成列迎擊,被宇文泰攻破,全軍覆沒,竇泰本人被殺。而高敖曹此時正好攻下洛州,抓獲西魏洛州刺史泉企,聽說竇泰兵敗被殺,即將所帶輜重付之一炬棄城東逃。這時遠在蒲坂的高歡見三軍已折其二,自知無所作為,只好撤橋退軍,長安之圍遂告解除。(《周書·文帝紀》)
上一篇:攻心為上·德信服人·孔鏞以誠降服鄧公長
下一篇:殺雞儆猴·孫武練兵,軍令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