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樓抽梯·出爾反爾,煬帝賴賬
隋朝經過高祖楊堅二十余年的苦心經營,國力空前的強盛,到隋煬帝楊廣即位,已有威震八方之名,再加地廣三代、積粟如山之實。于是煬帝仗著“國富民強”,四處游幸,從大漠到滄海,自江南到塞北,恣情縱欲,無休無止。大業十一年(615),煬帝又北游雁門(今山西代縣),被突厥始畢可汗重重圍困。隋兵早就厭倦了煬帝這種不顧他人死活的所謂游幸,再加上煬帝一直沒有放棄再一次遠征遼東的打算,到頭來大家總歸是兇多吉少。早死與茍延殘喘并無多大的差別,所以現在反擊起突厥人來毫不賣力,仗自然是越打越糟,突厥人的口袋則越縮越小。煬帝大為慌張,準備親率精銳騎兵突圍,因遭到民部尚書樊子蓋的極力反對而作罷,重新固守待援。然而在援兵到來之前,這里的安危還得全仗從幸官兵們的舍生忘死,如果他們依然漫無斗志,后果仍可能是坐以待斃。虞世基看得很清楚,要想緩解眼下的危機,必須首先從守城官兵的心理狀態著手,因此他勸煬帝趕快發布重賞戰功的命令,并親自出面撫循將士,另外還得下詔明確表示遠征遼東的事從此不再提起。這樣一來,將士們必定深受鼓舞,步步退卻的局面也將從根本上得到改觀。煬帝聽完虞世基的建議,心里老大不是滋味,他望著虞世基,眼里滿是極度的無奈,良久才悶悶不樂地讓這位文壇快手草詔。有道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兩道關鍵的詔令一下,將士們的斗志立即轟然高漲,隋軍雖然還是處于防守地位,但突厥人的攻勢卻受到了明顯的遏制,從八月到九月,他們擊退了突厥人的無數次進攻,一直堅持到各郡援兵到來,始畢可汗解圍而去。突厥大軍走了,隋煬帝那一顆幾乎高懸到嗓子眼里的心又徐徐落回實處。他好像突然得了健忘癥,隨后對重賞功臣的事只字不提,而伐遼的詔書他已讓虞世基在不到半炷香的時間內草擬完畢。將士們議論紛紛,而他全然不顧。(《隋書·虞世基傳》、《隋書·煬帝紀》)
上一篇:異為己用·馮驩巧借齊秦,田文官復原職
下一篇:緩兵之計·出言反復,補缺守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