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先縱·欲取故予·主父偃獻謀,漢武帝削封
西漢王朝建立后,高祖劉邦逐步鏟除了曾為他建功立業的異姓諸侯王(僅保留了長沙王吳芮),而后大封同姓的皇室子弟,試圖以劉氏王朝的血統關系來統治天下。但到了文、景時期,已有部分諸侯王依憑自己的特權各霸一方,并試圖與中央王朝相抗衡,甚或聯兵謀反。如吳王劉濞就曾以誅晁錯為名發動過吳、楚等七國的造反動亂。后來漢王朝雖然平息了這場暴亂,但其隱患仍未徹底消除。漢武帝時,中大夫主父偃客觀地分析了諸侯王作亂的原因是在于諸侯的封地太大,容易造成他們依仗自己勢力,聯兵對抗朝廷。如果強制削封,則會給他們陰謀造反提供借口。于是,主父偃向漢武帝獻謀說:“現在諸侯們一般都有十多個子弟,但僅嫡長子可繼立為王侯,其余的雖同是親骨肉,卻得不到尺寸的封地。這不能體現您作為天子的仁義孝悌之道。您如果讓諸侯們給他們的每個子弟都分封一塊土地,各自據以為列侯。這樣,諸侯王的子弟都滿足了自己的心愿,感受到您給每個人都施予了恩澤。而實際上,您已把各地的諸侯國化整為零,分而治之。不用我們動手削封,他們的勢力也就自然衰弱下去了。”漢武帝聽后,覺得這個計謀很好,所以就立即付諸實施。果然,通過廣封列侯以削減諸侯王勢力的方式,確使諸侯王坐大不羈的格局得到了控制。(《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上一篇:因勢利導·興利除害·嚴謹斥候,務去屯聚
下一篇:借尸還魂·借助亡魂,平王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