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齊魯月·曲阜之旅·孔府·西學東學府連北斗
孔府的東西兩路亦各為九進大院,層層樓堂。一個個傳統四合院內,飛檐疊拱,重門洞開。西路稱西學,是衍圣公會客和讀書、吟詩、習禮之所;東路稱東學,是孔氏家廟和衍圣公眷屬居住之處。
衍圣公府享盡龍恩
東學內有一庭院,北面五間殿堂,東西各有幾間配房,這就是當年的慕恩堂,是為追念孔子七十二代孫孔憲培的妻子于氏而建的專祠。從前這里有一大批仆從婦差侍候牌位,一日三餐、起居洗漱一如活人。這位于氏死后為何有此殊遇呢?原來她本是乾隆皇帝的女兒,是孝圣賢皇后所生,很受皇上和皇后鐘愛。只是這位公主臉上有塊黑痣,據相術說這塊黑痣主災,破災的唯一辦法是把公主嫁給比王公大臣更顯貴的人家,這就只有遠嫁孔府了,因為只有衍圣公可以在皇宮的御道上和皇帝并行,皇帝到曲阜也要向衍圣公的祖先孔子行三跪九叩大禮,別的王公貴族都無法與之攀比。于是,乾隆首次赴曲阜,便與孔府說定將女兒下嫁,可是滿漢兩族是不能通婚的,為了避開族規,乾隆將女兒寄養在中堂大人于敏中家中,讓女兒認這位漢族達官為義父。然后公主以于家閨秀的名義嫁給孔憲培,于家也搬到孔府,世代住于東學的一片院落里,人稱于官親。這是破例居住在孔府的唯一外姓親戚。
公主下嫁時,自有無數的金銀珍寶陪嫁,據說公主的嫁妝每日不停地整整運了三個月。這其中有一把小金斧子,是一位府臺送的賀禮。當時,乾隆問他為什么想起送這樣一種東西,他說,好留給御外孫砸核桃吃。乾隆聽了非常高興,說這把小金斧子是所有賀禮中最好的禮品。金銀在孔府本來毫不稀罕,因為有皇上的金口玉言,這把小金斧子于是成了圣人家的傳家寶。可惜公主未生育,過繼侄兒孔慶镕為后。孔慶镕自幼才思敏捷,善于辭令。六歲進京朝見乾隆時,乾隆戲問:“愛孫,孤家門檻甚高,你怎敢邁進?”慶镕從容答道:“叩稟圣上,皇爺家門檻至高天上,它站立著是高一些,躺臥著卻短一些;臣府的門檻長遠無度,它站立著雖矮一些,躺放著卻比皇爺家的要長。臣常常出入大一些的門檻,怎么不敢邁進皇爺家的高門檻呢。”乾隆聽后脫口贊道:“愛孫不愧是圣人后裔!”慶镕九歲襲爵,一生中十九次受到皇宮賞賜。
自公主下嫁衍圣公府,乾隆曾八次幸駕曲阜,對衍圣公府始終禮遇不衰,榮寵愈加。
“明七星”同天并老
據說,孔府與天上的北斗星有一種神秘的聯系。孔府的建筑特點之一是“明七星”,即府內有七座樓構成北斗七星的形狀。每年八月初四,衍圣公要接北斗祭祀奎星爺,以示孔府與天上的聯系不斷,從而確保孔府“同天并老”,富貴無邊。
孔府接北斗祭祀奎星爺的儀式既肅穆又神秘。每年八月初四的深夜,當北斗星出現在天空之際,衍圣公帶上一團珍藏的五彩絲線,同一名替他接線的人秘密地前往佛堂樓,舉行過簡單而莊重的祭拜禮儀之后,接線人便恭恭敬敬地將五彩絲線按黃、綠、紅、黑、白的順序依次接好,表示孔府與北斗連通了,然后將接好的絲線懸掛在佛堂樓神像之前。
孔府接北斗的儀式外人是不許觀望的,即使佛堂樓看守也要退出。古人信奉天人感應,認為孔子就是天上奎星下凡。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顆星,是二十八宿中的奎星;另一個奎星鐘馗,變成神仙之后,住在北斗星的大熊座。孔子的后代蒙祖上遺蔭,班列文官之首,于是將孔府與北斗星聯系起來,形成接北斗祭奎星這一特殊的禮儀。
孔府接北斗的儀式至少在宋代就已開始。孔府內宅前堂樓的墻上有個玻璃罩子,里面珍藏著當年衍圣公接北斗時使用的五彩絲線。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杭州之旅·西湖·西子倩影
下一篇:沉沉帝王夢·京郊之旅·香山·西山紅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