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guān)外山·沈陽之旅·沈陽故宮·薩滿祭祀
清寧宮的院內(nèi),豎有一根名為“索倫桿”的鉆天木桿,底部鑲漢白玉石雕座,通體紅漆髹成,下方上圓,距尖頂約2尺處有一個錫斗,儀典之時將獵物下水切碎和米谷一起放在斗內(nèi)以飼烏鴉,并由巫師跳神,索倫桿是滿族傳統(tǒng)祭天的神桿,而這儀式同滿族起源的古老神話有關(guān)。
傳說滿族的始祖名叫布庫里雍順,是長白山仙女佛庫倫吞食朱果所生。當時有一個鄂多里城,三部分裂,時常爭斗,布庫里雍順平息了戰(zhàn)禍,被擁為首領(lǐng)。但后來他的后代統(tǒng)治過于殘暴,激起部眾的反抗,幾乎全部被剿滅,只有一個叫凡察的男孩逃了出來,并受到一群烏鴉的遮蔽,躲過了仇人的搜捕,愛新覺羅的子孫才得以繁衍。為了不忘烏鴉的救命之恩,便有了索倫桿祭天的儀式。
再往后又有烏鴉幫助努爾哈赤統(tǒng)一女真的傳說。在一次同海西女真的斗爭中,努爾哈赤大軍行進到古呼山時,忽然飛來成千上萬只烏鴉,阻擋部隊前進,烏鴉三起三停,引起了努爾哈赤的注意,他派人去打探敵情,發(fā)現(xiàn)敵人早有埋伏,便將計就計,使第二天的戰(zhàn)斗大獲全勝。這些傳說雖然各不相同,但都暗示滿族原始人的烏鴉圖騰崇拜。而這一儀式又是滿族薩滿祭祀的一部分。
薩滿教是崇拜多神的原始宗教,崇拜家神(即祖先),大神(如天神、山神、星神),野神(如鵲神、烏鴉神)等等。勾通人們和神靈之間信息的人稱為薩滿,最早由女性擔任,后來才被男性代替。他們身穿神衣,腰系圍裙和銅鈴,頭戴神帽,佩帶神刀,手持單面皮鼓,舞動時,鈴鼓作響,節(jié)奏明晰,口唱禱詞,一派神秘之態(tài)。皇城中,歷來以清寧宮為家祭的神圣之地,西墻正中設(shè)有神龕,北墻西也設(shè)神龕,家祭分為“磕頭祭”和“使喚豬祭”,前者比較簡單,后者是殺豬、跳神的大祭,包括朝祭、夕祭、背燈祭等等。朝祭是祭禮如來、菩薩、關(guān)帝,主要受佛道兩教的影響;夕祭是祭七仙女(即北斗七星)、長白山神以及遠世祖,此中還包括后妃祖先蒙古神。祭祀時先由薩滿舞蹈,然后進“牲”,牲是沒有雜色的黑公豬,將熱酒灌入豬耳,豬搖頭動耳,便稱神已領(lǐng)牲。主人叩謝神靈,然后殺豬吃肉,稱為“吃福肉”。今天去參觀清寧宮猶可見北炕頭兩口大型鍋灶和南炕沿的大個石案臺,就是殺豬煮肉的地方。至今滿族還以吃“白肉血腸”為傳統(tǒng)美味。
背燈祭則是最富傳奇色彩的祭祀活動。夕祭薦肉之后,掩上門窗,熄滅灶火,薩滿將神像請出,由其搖鈴唱神歌,祈請諸神降臨。薩滿反復(fù)詠唱神歌,多次祈請女神,說一個奔走逃亡的人為感恩擺下犧牲供神享用,對神賜乘馬表示感謝。背燈祭的程序,牽涉到有關(guān)努爾哈赤逃亡的傳說。據(jù)說明萬歷年間,傳言北方出了腳踏七星的混龍,命遼東總兵李成梁緝拿,當時在其府中的小罕(即努爾哈赤),因服侍李成梁洗腳,偶然提到自己腳上長有七顆紅痦子,李成梁便決意捉拿獻上京城。此事被他的小妾喜蘭得知,牽出兩匹駿馬讓小罕逃生。李總兵發(fā)現(xiàn)后便追問喜蘭,喜蘭推說不知,被懸梁毒打直至衣服打爛,赤身裸體死去。努爾哈赤為感謝喜蘭救命之恩,立神位祭祀,稱之為“萬歷媽媽”。“萬歷媽媽”的神像有的是畫像,有的是木雕像,雕像多數(shù)云鬢長衫,昂首跨馬,溫柔俊俏,畫像則是手牽駿馬的裸體像,因此不但平時不許人看,祭禮時也要掛神幔,掩燈火,以免“萬歷媽媽”害羞。儀式完畢之后,收起神像,納入朱匱,才點燈開門窗,家人分享供肉。在背燈祭的第二天,便用索倫桿祭天。除此以外,清寧宮還有月祭、報祭、四季獻神等等祭祀。
上一篇:赫赫三秦魂·陜北之旅·寶塔山·范公留遺跡“能巧”顯神威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杭州之旅·虎跑泉·虎跑夢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