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咸陽之旅·乾陵·獨占唐陵“五最”
乾陵位于乾縣梁山的主峰上。乾縣唐時本名奉天縣,乾陵營建后,改名乾縣。
關中西部的梁山,自古被認為是風水寶地。秦始皇曾經巡幸這里,修建了梁山宮。在梁山的東南側,秦代在這里設置好畤縣,畤,即神靈所止之意,欲借助梁山的好風水求取興盛。梁山位于京城長安的西北方,按伏羲八卦圖,西北方為乾,乾為天,加上這里自古盛傳是“龍經”所在地,自然就成為營建陵寢的理想之地。
在唐陵中,乾陵占有五個“最”。
第一,乾陵既是兩個皇帝——唐高宗與武則天大圣皇帝的陵墓,又是一對夫妻合葬陵墓,這在中國歷代帝王陵園中是絕無僅有的。
第二,乾陵是中國唯一的一座一個墓主代表兩個王朝的陵墓。唐高宗死后,武則天相繼廢中宗、睿宗,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第三,乾陵是唐陵中唯一未被盜挖的陵墓。民間流傳著許多盜墓未成的神奇傳說。例如,唐末黃巢撤出長安城西征來到乾縣,因糧草困難,開陵借寶。陵內的武則天手端一簸箕灰,順著陵園撒了一圈灰,將整個乾隆變成了石山。黃巢只在陵西挖出一條深溝——“黃巢溝”。相傳五代時,盜掘唐墓成癮的旭州節度使溫韜,在挖乾陵時,突然天昏地暗,風雨大作,因而心虛作罷。傳說后來又有兩個喇嘛用穿石箭射穿石陵進墓盜寶,被武則天派守門的巨蟒趕跑。此后武則天更加小心,每夜都派地宮里的太監巡陵,無人再敢盜墓了。還有說開陵的鑰匙連同貪婪的財主埋在了陵墓里,乾陵因而不能打開了。當然乾陵未被盜掘并不是因為傳說中的神異因素,而是因為它陵道封閉極其堅固,盜掘者無從下手。《新唐書·嚴善思傳》說乾陵“玄闕石門,冶金固隙”。后來經勘查,探明從墓道口至墓門共三十九層石條,各層石條均用鐵栓板固定,并灌注白鐵,與文獻記載相吻合。
第四,乾陵是唐陵中唯一一處仿照京城長安格局而建造的地面建筑。陵園地面建筑早已不復存在,但仍可看到陵園四門和圍墻、獻殿的遺址。陵園四門附近的村莊,現仍以陵園四門舊名“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命名。
第五,乾陵的石刻是唐陵中最豐富、最負盛名的。唐陵石刻保存較多較完整的有乾陵、蒲城睿宗李旦的橋陵和乾縣僖宗李儇的靖陵,而以乾陵石刻最有價值。
乾陵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稱排列在神道(又叫司馬道)上的一組組精美的石刻藝術群。
神道兩旁設立的各種碑石,稱為石像生,也叫翁仲。這一習俗在漢代即已開始,到了唐代更加隆重和盛大。乾陵司馬道從南端向北兩旁對稱排列著華表一對、翼馬一對、朱雀一對、石馬五對、戴冠著袍持劍的直閣將軍石人十對、石碑兩尊、六十一賓王像。這些石雕與山陵默契相合,更加顯示出陵墓的神圣、莊嚴與崇高。華表本是古代用以表示帝王納諫或指路的木柱,后來逐漸演化為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面作為標志和裝飾用的大柱。在陵墓前的又叫墓表,用以顯示墓主的威嚴。乾陵前的這對朱雀,其實是一種鴕鳥。相傳唐高宗死后,西域某國送鴕鳥作為葬禮的禮品,故在陵前置石刻鴕鳥以為紀念。
另外,那六十一賓王像為參加唐高宗葬禮的我國西南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者的石刻像,現存六十個,東邊三十一個,西邊二十九個。這些石像背后刻有國名和官職、姓名,由于年久風化,文字已模糊不清。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張家口之旅·張家口·燕國北境地蒙漢交際處
下一篇:蕭蕭大漠風·烏魯木齊之旅·阜康天池·瑤池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