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臺灣之旅·玉山·玉山積雪白
玉山山脈號稱“寶島屋脊”,縱貫臺灣島中部,它的五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主峰高達3997米,是亞洲東部沿海地區的最高山峰。其余四峰環拱在主峰的東西南北,形成“五岳朝天”的景觀。
玉山地處熱帶,但因山高,山上長年積雪,遠望如玉,尤以月夜望之,玉色璘璘,晶瑩耀目,故名“玉山”。“玉山積雪”成為臺灣八景之一,有一首《望玉山》詩寫道:《玉山積雪白》古詩句出處:
浮嵐高卷日初生,一片晴光照眼明;積雪不消三伏后,層冰常訝四時成。疑他匹練非吳市,遮莫胥濤向越城;大璞已教天地鑿,山靈穩臥不須驚。
傳說在銀裝素裹的玉山峰巔,居住著臺灣人人敬奉的媽祖婆。她是玉帝的二女兒,一天,她和大姐、三妹撥開云霧向下界觀望,見大地上景致迷人,就一起偷偷下了凡。大姐來到昆侖山瑤池,三妹選中了海南島五指山,二姐看上了臺灣島的玉山。
二姐來到臺灣后,見這里山高路險,沒有馬匹,運輸十分困難,她得知大姐在瑤池用黃泥和瓊漿做馬,就去跟她要了一布袋小泥馬。回臺灣途中,有一只小泥馬掉在福建沿海一個不知名的小島上,后來變成了一匹龍騰虎躍的大馬,人們就把那個島叫做馬祖島。二姐把小泥馬撒到臺灣山地,它們也都變成了高頭大馬。臺灣島上的人民就在各地建起了一座座寺廟,奉祀二姐,取名馬祖廟,感謝她賜馬之德。因馬與媽同音,慢慢地,就把這些廟宇叫成了媽祖廟,二姐被尊為媽祖婆。
媽祖婆又看到臺灣到處光禿禿的,就去五指山跟三妹要來許多竹子秧苗栽種,使臺灣到處長出了綠嫩的竹子。人們就取了許多帶“竹”的地名,如新竹、竹東、竹南、路竹、竹山等,來紀念媽祖的功績。
五指山的菠蘿又大又甜,媽祖又派玉山里的鳳凰去銜回一些菠蘿秧,種在玉山里。長出的菠蘿像鳳凰一樣美麗,味道又像玉山雪梨,臺灣人就謂之“鳳梨”。
玉山山高路險,有五關十八拐險途,一般游人絕難登上峰巔。王必昌在《臺灣賦》中感嘆它是“非人跡之所能遍,亦山徑之所未鐫”。也許因為這個緣故,媽祖婆才選中玉山山巔居住。
在通往玉山頂的道上,有一塊蟒頭巖,關于它的來歷,也有個神話傳說。
從前,玉山西山腳住著一個叫清水的青年,能射一手好箭,東山腳有個叫秀姑的姑娘,能織善繡。兩人情投意合,訂下了終身。一天,清水騎著駿馬去迎娶秀姑,聽說山上的巖洞里鉆出一條銀白色的巨蟒,吞食了山里人的孩子和家畜。他便跨馬直奔山中,找到了大蟒盤踞的山洞,用金箭射瞎了蟒的雙眼,砍下了大蟒頭。蟒身垂死掙扎,玉鱗飛灑在玉山頂上,使山頂變得潔白晶瑩。清水背起蟒頭趕回秀姑家,不料秀姑在頭天已被一隊官兵搶下山去。清水拍馬急追,從轎中救出了秀姑。官兵在后面緊追不舍。危急中他把大蟒頭往身后一扔,蟒口成了一個大山洞。后面追來的官兵見路邊巖石下有個大洞,以為他們躲在里面,就紛紛往里鉆。大蟒頭把口一閉,幾百官兵都被吞進口中。后來,大蟒頭化成了大巖石,至今仍留在山上,人們就叫它蟒頭巖。
上一篇:蕭蕭大漠風·蘭州之旅·天水·玄奘取經留遺跡
下一篇: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蛤蟆山·王安石下馬拜荊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