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鄱陽湖之旅·大小孤山·大孤小孤江中央
鄱陽湖的風景名勝以西鄱湖的葫蘆頸為最多最美,此處水深崖陡,美景天成。在這大湖最狹處的水中,聳起一山,遠望似鞋狀,故曰鞋山,亦名大孤山(大姑山),與附近長江中的小孤山(小姑山)遙遙相對,為姊妹山。傳說有仙女大姑坐在河邊洗腳,因迷于湖中景色而一只繡鞋被沖走,當她發現時,那繡鞋已變成湖心的孤山了。
鞋山周長百余米,海拔90米,北角有一石穴。可以泊船。山頂有天后宮、梳妝臺、鎮湖塔等。相傳三國周瑜曾在此訓練水軍。唐代徐敬業討伐武則天兵敗之后,曾在此島隱居為僧。朱元璋與陳友諒鄱陽湖大戰時鞋山為重要戰場。明王守仁亦在此督兵破寧王朱宸濠之反叛。太平軍石達開在此大破湘軍水師,曾國藩無臉見人跳水自殺,被救未遂。此處湖山秀麗,遠眺廬山和湖景,有蓬萊之意境。明代陳云德有詩曰:“誰削青芙蓉,獨插澎湖里。平分五老云,遠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煙霞互流徙。大力障狂瀾,與天地終始。”傳說大禹治理九江時,曾在此山刻石記功。
出湖口不遠處的長江激流中,有一座孤峰巍然屹立,這就是長江奇峰小孤山,其山形有如螺螄發髻,故舊稱“髻山”。長江南岸有澎郎磯,此磯在傳說中為彭郎,他曾與小姑相愛,二人有一段纏綿的愛情故事。后因漁霸張三爺破壞,他們雙雙跳江而死。分別成為澎磯和小孤山隔江相望。宋蘇軾詩《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天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絕猿鳥去,惟有喬木挽天長……峨峨兩煙鬟,曉鏡開新妝。”楊萬里詩《大姑山》更將二姑對比描寫:“小姑小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孀。小姑有夫似織女,大姑無夫如姮戶(嫦娥)。”
小孤山風光奇秀,山上竹樹成林,廟宇樓閣依山而筑,如仙宮重疊,層次井然,以惠濟廟、護國寺、彌陀閣、先月樓、送子塔和界潮祠最為精巧俊逸,在峰頂的梳妝亭上眺望江景,別有情趣。
小孤山扼守江中,形勢險要,元人手書“海門第一關”至今仍刻在山壁上。此山被譽為“楚蜀豫章諸水咽喉,東南吳越之屏障”的“鐵柱小孤山”,特別受人尊崇,引人豪興,令人神往。宋仁宗時宰相劉沅《小孤山》詩曰:“擎天有八柱,此一柱仍存。石聳千尋勢,波流四面痕。江湖中作鎮,風浪里盤根。平地安然者,饒他五岳尊。”宋末愛國英雄謝枋得因觸犯賈似道被罷官,率兵抗元,兵敗,流亡閩中,元朝廷強迫他出仕,至大都,絕食而死。他曾作《小孤山》詩曰:“人言此是海門關,海眼無涯駭眾觀。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瀾。堅如猛士敵場立,危似孤臣末世難。明日登峰須造極,渺觀宇我心寬。”
上一篇:離離原上草·陰山之旅·五當召·塞外名寺
下一篇:灼灼閩粵花·桂東南之旅·真武閣·天南有杰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