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荊楚吟·洞庭湖之旅·小喬墓·“可憐同有未歸魂”
與魯肅同時代的風云人物、周瑜之妻小喬據說死后亦葬于岳陽。但比起魯肅來,身后的命運似乎要慘多了。
小喬墓地原在岳陽樓東北隅,周圍環境幽靜。墓北原有小廟,內供小喬像。墓頂植有女貞,墓前豎有石碑,上書“吳小喬之墓”。據說墓廬內原有對聯一副:“綠珠猶作墜樓人,銅雀春深,最恨舊傳非禮語;二女遠來巡狩地,瀟湘月冷,可憐同有未歸魂。”聯中“二女”,指大喬、小喬。明《一統志》載:“吳孫策攻皖,得喬公二女,自納大喬,以小喬歸周瑜。”“銅雀春深”,用的是唐詩人杜牧名句意:“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對這個典故有精湛的敷衍: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夜,曹操在江北與眾文武飲酒賦詩,志得意滿之時,大發狂言,聲稱如得江南,便要把大小二喬娶來置于新筑之銅雀臺中,以娛暮年。后周瑜在赤壁山上眺望曹營,猛憶此事,不覺大叫一聲,口吐鮮血,不省人事。此處借典表示對大、小喬的憑吊之情。
明、清兩代志書均將此墓稱二喬墓。據考證,墓中僅葬小喬一人。人們造出一個“二喬墓”,很可能與附近君山二妃墓有關。據說原小喬墓廬中另一聯,已提及此事:“世界已非唐虞,近提叢祠,生喜有鄰傍舜婦;英雄不及兒女,虛傳疑冢,死憐無地葬曹瞞。”曹瞞,即曹操。此聯所以涉及曹操,亦是緣自“銅雀春深”之典。
小喬墓在清嘉慶二年(1797)時,曾由知府沈廷瑛重修。晚清時仍墓廬寬敞,四周有圍墻,可供人小憩。可惜抗日戰爭時期被毀。1968年建蓋廠房時墓冢又悉被鏟平,今僅存“小喬墓廬”碑石一塊。現已將此墓遷至南湖,以其喬女之艷,常伴南湖之秀,小喬芳魂有歸宿矣!
清同治九年滇南麻崇煊述、淵雅堂梓行的《云程萬里》載:“巴陵山后,有周公瑾墓。”傳墓地有二聯頗引人注意。其一盛贊周瑜美滿姻緣與輝煌功績:“青春南國喬初嫁;赤壁東風亮助成。”其二刻畫周瑜的多才多藝與性格的多個側面:“顧曲有閑情,不礙破曹真事業;飲醇厚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顧曲,事出《三國志》:周瑜少時精于音樂,為都督后聽樂時若演奏有誤,他便會發現并轉頭投以責備的目光,因有“曲有誤,周郎顧”之民謠。歷史上的周瑜資兼文武,雅量高致。然而在小說戲曲中卻成了心地偏狹、最后被氣死的角色。墓現已無跡可考。
上一篇:悠悠吳越曲·紹興之旅·東湖·“勿謂湖小,天在其中”
下一篇:蒙蒙巴蜀雨·長江三峽之旅·瞿塘峽·“夔門天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