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巴蜀雨·川南之旅·自貢·恐龍之鄉
1915年,自貢首次發現恐龍化石,此后又發現大規模恐龍化石群達四十余處,故自貢又以“恐龍之鄉”飲譽世界。自貢恐龍博物館就建造在著名的大山鋪“恐龍群窟”之上,被人們贊為“世界奇觀”。
俗話說:“自貢恐龍多,大山鋪是個窩。”距市中心11公里的大山鋪已發掘的2800平方米范圍內,恐龍化石重疊堆積,犬牙交錯,各種恐龍及龜、魚等伴生動物數以百計、近二十個種屬,組成一個完整的“恐龍動物群”。其中既有長達20米的草食長頸椎蜥腳龍、兇猛的肉食恐龍和數量多而完整的短頸椎蜥腳龍,也有僅1.4米長的烏腳龍、目前世界上發現時代最早、保持完整的劍龍和在侏羅紀地層伴生動物中首次發現的翼龍等。中外古生物學家一致認為自貢大山鋪是研究恐龍化石最為理想的地方。美國著名蜥腳類恐龍研究專家J.麥克因托什教授預言:“在自貢地區有可能解決蜥腳類恐龍進化之謎。”我國古生物學家何信祿教授則說:“中保羅世的恐龍和伴生動物,凡是應該有的,大山鋪幾乎全都有了,就這個意義上說,大山鋪恐龍動物群是無與倫比的。”
恐龍雖然已退出生命舞臺一億多年,但保存在巖石中的恐龍化石卻成了滄桑巨變的見證。科學家們至今尚未解開遠古世界的霸主恐龍集體陳尸大山鋪之謎。1982年,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張愛萍視察后,倡議在恐龍化石埋藏現場建造恐龍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建筑立意新穎,渾厚粗獷,隱喻遠古,其本身就是建筑藝術杰作。該館占地2.5萬平方米,主館酷似一座由怪石壘成的“地上龍宮”,共有八個展廳,陳列面積達3600平方米。主要布置為《大山鋪“恐龍群窟”》基本陳列、恐龍埋葬遺址。遺址占地1900平方米,多種恐龍的骨骼錯落交織,分布在近水平狀延伸的砂巖中,是巨大恐龍墓地的縮影。人們可以憑欄俯瞰大自然造成的奇觀。
上一篇:灼灼閩粵花·香港之旅·侯王廟·忠臣安息處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紹興之旅·紹興·悠悠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