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勢而行: 袁紹欲立劉虞為帝》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關東各州、郡起兵討伐董卓的將領們商議,認為獻帝年齡幼小,被董卓所控制,又遠在長安,關塞相隔,不知生死,幽州牧劉虞是宗室中最賢明的,準備擁立他為皇帝。曹操說:“我們這些人所以起兵,而且遠近之人無不響應的原因,正由于我們的行動是正義的。如今皇帝幼弱,雖為奸臣所控制,并沒有犯下昌邑王劉賀那樣可以導致亡國的過失,一旦你們改立別人,天下將由誰來安定?你們向北邊迎立劉虞,我自尊奉西邊的獻帝。”韓馥、袁紹寫信給袁術說:“獻帝劉協不是靈帝的兒子,我們準備依照周勃和灌嬰廢黜少主,迎立代王劉恒的先例,尊奉大司馬劉虞為皇帝。”袁術暗中懷有不臣服,想當皇帝的野心,認為國家有一個年長賢明的皇帝對自己不利,于是假托君臣大義拒絕了韓馥和袁紹的建議。袁紹再次給袁術寫信說:“如今西邊名義上有一個年幼的皇帝,而實際并沒有皇家的血統。朝中大臣都諂媚董卓,怎能再相信他們!只要派兵去守住關口要塞,自會把他們全都困死。我們在東邊擁立一個圣明的皇帝,就可期望過上太平日子,為什么遲疑不決?再說,咱們全家被殺,你不想想伍子胥是怎樣為父兄報仇的,難道可以再向這樣的皇帝稱臣嗎?”袁術回信說:“皇帝聰明睿智,有周成王姬誦那樣的資質。賊臣董卓乘國家危亂之時,用暴力壓服朝中大臣,這是漢朝的一個小小厄運,你竟說皇帝‘沒有皇家血統’,這豈不是誣蔑嗎!你還說‘全家被殺,難道可以再向這樣的皇帝稱臣’,這事是董卓做的,豈是皇帝的本意!我滿腔赤誠,志在消滅董卓,不知其他的事情!”韓馥與袁紹竟然派遣前任樂浪郡太守張岐等帶著他們的提議到幽州,向劉虞奉上皇帝的尊號。劉虞見到張岐等人,厲聲呵斥他們說:“如今天下四分五裂,皇帝在外蒙難,我受到國家重恩,未能為國雪恥。你們各自據守州、郡,本應同心協力為王室效力,怎么反而策劃這種逆謀來玷污我!”他堅決拒絕。韓馥等人又請求劉虞主持尚書事務,按照漢代的制度封爵任官,劉虞仍不接受,打算逃入匈奴將自己隔絕起來,袁紹等人這才作罷。
曹操利用正義作為旗幟,這是一面最大的旗幟,袁術也看到這一點,但袁術不是真正想利用,而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罷了。誰能利用強大的社會輿論,誰就能贏得民心,這是中國太極道中以四兩撥千斤的道理。韓馥、袁紹智計不高,一旦實施,正好為董卓卸去千斤重擔,天下兩個皇帝,真如曹操所示,人們不知何去何從。劉虞堅拒,義正詞嚴,不愿引火燒身,使眾矢自集,亦是極明事理,深知輕重之人。
上一篇:《借力打力:朱儁脫離董卓》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借神弄鬼:吳主因讖文舉兵》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