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機反撲: 魏高平陵事變》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正月初六,魏帝曹芳祭掃高平陵,大將軍曹爽和他的弟弟曹羲、武衛將軍曹訓、散騎常侍曹彥等都隨侍同行。太傅司馬懿以皇太后名義下令,關閉了各個城門,率兵占據了武庫,并派兵出城據守洛水浮橋; 命令司徒高柔持節代理大將軍職事,占據曹爽營地; 太仆王觀代理中領軍職事,占據曹羲營地。然后向魏帝曹芳稟奏曹爽的罪惡說:“我過去從遼東回來時,先帝詔令陛下、秦王和我到御床跟前,拉著我的手臂,深為后事憂慮。我說道: ‘太祖、高祖也曾把后事囑托給我,這是陛下您親眼見到的,沒有什么可憂慮煩惱的。萬一發生什么不如意的事,我當誓死執行您的詔令。’如今大將軍曹爽,背棄先帝的遺詔,敗壞擾亂國家的制度;在朝內則超越本分自比君主,在外部則專橫拔扈獨攬大權;破壞各個軍營的編制,完全把持了皇帝的親兵;各種重要官職,都安置他的親信擔任;皇宮的警衛軍隊,也都換上了他自己的人; 這些人相互勾結盤踞在一起,恣意妄為日甚一日。曹爽又派宦官黃門張當擔任都監,偵察陛下的情況,挑撥離間東西二宮的關系,傷害骨肉之情,天下動蕩不安,人人心懷畏懼。這種形勢下,陛下也只是暫時寄居天子之位,豈能長治久安。這絕不是先帝詔令陛下和我到御床前談話的本意。我雖老朽不堪,怎敢忘記以前說的話?太尉蔣濟等人也都認為曹爽有篡奪君位之心,他們兄弟不宜掌管軍事擔任皇家侍衛,我把這些意見上奏皇太后,皇太后命令我按照奏章所言施行。我已擅自作主告誡主管人及黃門令說: ‘免去曹爽、曹羲、曹訓的官職兵權,以侯爵的身份退職歸家,不得逗留而延滯陛下車駕,如敢于延滯車駕,就以軍法處置。’我還擅自作主勉力支撐病體率兵駐扎在洛水浮橋,偵察非常情況。”曹爽得到司馬懿的奏章,沒有通報魏帝曹芳;但惶急窘迫不知所措,于是就把曹芳車駕留宿于伊水之南,伐木構筑防衛工事,并調遣了數千名屯田兵士為護衛。
司馬懿派遣侍中高陽人許允和尚書陳泰去勸說曹爽,告訴他應該盡早歸降認罪; 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訴曹爽,只是免去他的官職而已,并指著洛水發了誓。陳泰是陳群之子。
當初,曹爽因桓范是他同鄉年長的故舊,所以在九卿之中對桓范特別加以禮遇,但關系不太親近。司馬懿起兵時,以太后的名義下令,想要讓桓范擔任中領軍之職。桓范打算接受任命,但他的兒子勸阻他說:“皇帝的車駕在外,您不如出南門去投奔。”于是桓范就離城出走。走到平昌城門時,城門已經關閉。守門將領司蕃是桓范過去提拔的官吏,桓范把手中的版牒向他一亮,謊稱說:“有詔書召我前往,請你快點開門。”司蕃想要親眼看看詔書,桓范大聲呵斥說: “你難道不是我過去手下的官吏嗎?怎敢如此對我?”司蕃只好打開城門。桓范出城以后,回過頭來對司蕃說: “太傅圖謀叛逆,你還是跟我走吧!”司蕃步行追趕不及,只好在道旁躲避。司馬懿得知后對蔣濟說:“曹爽的智囊去了!”蔣濟說:“桓范是很有智謀的,但曹爽就像劣馬貪戀馬房的草料一樣,因顧戀他的家室而不能作長遠打算,所以必然不能采納桓范的計謀。”
桓范到了之后,勸說曹爽兄弟把天子挾持到許昌,然后調集四方兵力輔助自己。曹爽仍猶豫不決,桓范就對曹羲說:“這件事明擺著只能如此辦理,真不知你讀書是干什么用的! 在今天的形勢下,像你們這樣門第的人想要求得貧賤平安的日子還可能嗎? 而且普通百姓有一人被劫作人質,人們尚且希望他能存活,何況你們與天子在一起,挾天子以令天下,誰敢不從。”他們都默然不語。桓范又對曹羲說:“你的中領軍別營近在城南,洛陽典農的治所也在城外,你可隨意召喚調遣他們。如今到許昌去,不過兩天兩夜的路程,許昌的武器庫,也足以武裝軍隊,我們所憂慮的當是糧食問題,但大司農的印章在我身上,可以簽發征調。”然而曹羲兄弟卻默然不動,從初夜一直坐到五更。曹爽忽然把刀扔在地上說: “即使投降,我仍不失為富貴人家!”桓范悲痛地哭泣道: “曹子丹這樣的偉人,卻生下你們這群如豬如牛的兄弟! 沒想到今日受你們的連累要滅門九族了。”
于是曹爽向曹芳通報了司馬懿上奏的事,告訴曹芳下詔書免除自己的官職,并侍奉皇帝回宮。曹爽兄弟回家以后,司馬懿派洛陽的兵士包圍了曹府并日夜看守;府宅的四角搭起了高樓,派人在樓上監視曹爽兄弟的舉動。曹爽若是挾著彈弓到后園去,樓上的人就高聲叫喊: “故大將軍向東南去了。”弄得曹爽愁悶不已,不知如何是好。
初十,有關部門奏告:“黃門張當私自把選擇的才人送給曹爽,懷疑他們之間隱有奸情。”于是逮捕了張當,交廷尉訊問查實。張當交待說:“曹爽與尚書何晏、鄧飏、丁謐、司隸校尉畢軌、荊州刺史李勝等人陰謀反叛,等到三月中旬起事。”于是把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飏、丁謐、畢軌、李勝以及桓范等人都逮捕入獄,以大逆不道罪劾奏朝廷,并與張當一起都被殺滅三族。
當初,曹爽出城之時,司馬魯芝留在府中,后聽說發生變亂,就率領軍營騎兵砍開津門,出城投奔曹爽。等到曹爽將要出門交出官印之時,主簿楊綜勸止他說:“你挾天子握重權,交出官印是想要被誅殺于東市嗎?”有關部門奏告要逮捕魯芝、楊綜治罪,太傅司馬懿說: “他們也是各為其主,寬恕他們吧。”不久,任命魯芝為御史中丞,楊綜為尚書郎。
當初魯芝將要出城之時,呼喚參軍辛敞,想讓他與自己同去。辛敞是辛毗之子。辛敞的姐姐辛憲英是太常羊耽之妻。辛敞與姐姐商量說:“天子在外,太傅關閉了城門,人都說這將不利于國家,干事情能這樣嗎?”憲英說: “以我看來,太傅的這個舉動,不過是想誅殺曹爽而已。”辛敞說:“那么事情能成功嗎?”憲英說:“不是已接近成功了嗎?曹爽的才能是不能與太傅相比的。”辛敞說:“那么我可以不必出城了?”憲英說: “怎么可以不出去呢?忠于職守,是人之大義所在。一般人遇到危難,尚且需要救助,何況你的上司呢?這就好比為人執鞭駕車而突然撒手不管一樣,沒有比這更兇險的事了。再說為人承擔責任,為人去死,這是親信寵愛之人的職責,你只要隨大流就可以了。”于是辛敞跟隨出城而去。事情平定之后。辛敞感嘆地說: “如果我不與姐姐商量,幾乎得不到講義氣的名聲。”
先前,曹爽召聘王沈和太山人羊祜為官,王沈勸羊祜應召。羊祜說:“委身效命追隨主人,又豈是一件容易事!”結果王沈一個人去了。等到曹爽失敗,王沈因為是舊臣才得以免罪,于是他對羊祜說: “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從前說的話。”羊祜說: “這件事不是我當初所能想到的。”
曹爽堂弟曹文叔之妻夏侯令女,早年守寡而無子,其父夏侯文寧想讓她改嫁,夏侯令女用刀割下兩耳以示誓死不嫁,平時居家度日常常依靠曹爽。曹爽被誅后,夏侯家上書斷絕婚約,并強行把夏侯令女接回家,將再次讓她改嫁;夏侯令女悄悄進入寢室,又用刀自己割斷了鼻子,其家人十分驚愕惋惜,對她說:“人生在世,就如同輕輕的塵土棲息在柔弱的草上而已,你何必這樣自討苦吃呢?而且你丈夫家人已被殺盡,你苦守著這個家到底是為了誰呀?”夏侯令女回答說:“我聽說過,仁人不會因盛衰而改變節操,義士也不會因存亡而改變其心。曹家以前興盛之時,我尚且想終生守節,何況如今衰亡了,我怎么忍心拋棄它?這是禽獸的行為,我豈能這樣做?”司馬懿聽說后,很稱贊她的賢德,于是就聽任她收養了兒子作為曹家的后代。
何晏等人剛剛當政時,自以為是當時的杰出人才,沒有人能比得上。何晏曾經對名士加以品評說:“ ‘唯其深刻,所以能通天下之志’,夏侯泰初就是這樣。‘唯其細致入微,所以能成天下之事’,司馬子元就是如此。‘唯其神妙,所以不顯迅疾而速度極快,不見行而已到達’,我只聽說過這樣的話,但未見如此之人。”何晏是想以神來比擬自己。
選部郎劉陶是劉曄之子,從小就有辯才,鄧飏等人稱頌他可比伊尹、呂尚。劉陶曾對傅玄說:“孔子不是圣人。何以知道呢?因為智者對付愚蠢之人,就如同掌中玩弄一個彈丸;而孔子竟不能得天下而為天子,怎能稱作圣人?”傅玄不再與他辯論,只對他說: “天下形勢變化無常,如今可以看到你將窮困不堪。”等到曹爽失敗,劉陶罷官退居家中,才承認自己言語的錯誤。
管輅的舅舅對管輅說:“你以前是如何知道何晏、鄧飏必敗的?”管輅說:“鄧飏在行路時,筋不能約束骨頭,脈不能控制肌肉,站立起來歪歪斜斜,好像沒有手腳的樣子,這就叫鬼躁; 何晏看上去的樣子就是魂不守舍,面無血色,精神像飄浮的煙一樣綿軟不振,面容則像枯槁的木頭,這就叫鬼幽; 這二者都不是有久遠之福的征象。”
何晏生性喜好打扮自己,搽臉的白粉從不離手,走路也顧影自憐。他尤其喜好老、莊之書,與夏侯玄、荀燦以及山陽人王弼等人競談清玄之理,崇尚虛無之論,說《六經》是圣人的糟粕。從此后天下的士大夫爭相羨慕而仿效他們,終于形成一時之風氣,不可遏制。荀燦是荀彧之子。
十九日,任命太傅司馬懿為丞相,賜九錫; 司馬懿堅決推辭不受。
當初,右將軍夏侯霸受到曹爽厚遇,因他父親夏侯淵死于蜀,所以常常咬牙切齒立志報仇雪恨,擔任討蜀護軍,駐扎在隴西,屬于征西將軍統率。征西將軍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侄子,曹爽的表弟。曹爽被誅以后,司馬懿召夏侯玄回京城,讓雍州刺史郭淮代替他的職位。夏侯霸平素與郭淮不和,認為此番必然禍害及身,十分害怕,所以就逃奔到蜀漢。劉禪對他說:“你的父親是自己在軍隊行列之間遇害的,不是我的先輩殺死的。”然后給予他十分豐厚的待遇。姜維問夏侯霸: “司馬懿既已把持魏國朝政,你看他會不會有征伐別國的企圖?”夏侯霸說: “他正在經營整理內部事務,還顧不上對外征伐。但有一個叫鐘士季的人,年紀雖輕,如果管理朝廷,將是吳、蜀兩國的憂患。”鐘士季,就是鐘繇的兒子尚書郎鐘會。
曹爽疏于防備,司馬懿后發制人,乘虛擊暇,挾太后以令天子,掌握主動。利用各種間諜,擾亂曹爽視聽,許以免官之罰,指水為誓,再次麻痹政敵。
司馬懿未能采取有力手段穩住智囊桓范,以致桓范得以投入曹爽陣營。蔣濟洞若觀火,高瞻遠矚,認為曹爽必不用范計,其根據在于曹爽貪圖個人安逸,無深謀遠慮。果如所料,曹爽兄弟愚不可及,鼠目寸光,希圖僥幸,束手就擒。
楊綜、辛憲英、羊祜、夏侯令女、傅玄均為有識之人,這些或明于見機,或執守道義,以正處世,以勢度情,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休養生息,觀釁伺隙》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伺機而發:趙儼投奔曹操》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