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屈求伸,聯蜀抗魏》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當初,孫權表面上假說要臣事魏國,但在內心上卻很不誠懇、老實。魏國想要派遣侍中辛毗、尚書桓階前往武昌與孫權宣誓結盟,并要求孫權送他的兒子孫登來魏國作人質,孫權百般推辭,不肯接受。
黃初三年 (公元222年)九月,魏國便命令曹休、張遼、臧霸出兵洞口,曹仁出兵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攻南郡。
孫權派遣呂范等總督五路大軍,以水兵抵御曹休等,以諸葛瑾、潘璋、楊粲救援南郡,任命朱桓為濡須督抵御曹仁。
當時揚、越山區的部族,多數還沒有平定,順從,內部的動亂沒有停止,所以孫權用卑下的言辭上呈文書,請求應允他改悔罪過。他在文書中說:“如果您認為我的罪過嚴重,難以改悔,不能被你赦免,我愿意奉還您分封給我的土地人民,請求準許我將生命寄托在交州,度過還剩下的天年。”
曹丕在回答孫權的詔書中寫道:“你生活在社會紛爭動亂的時代,本有縱橫馳騁、建立功業的大志,能屈身臣事我國,長期享有福澤。從你接受封賞以來,獻納貢品的使臣,不停地奔走于道路。討伐劉備的事,魏國朝廷期待你能成功。(我既分封你為吳王,就不再想將你的封號取消。)像狐貍那樣猶豫不定,是古人所恥笑的。我與你的君臣關系早已確定,難道我會樂意勞苦軍隊遠去江、漢?朝廷討論軍國大事,帝王個人也不便專斷;三公陳述你的過失,都說明了事實的始終、原委。我自知不圣明,雖然像曾參的母親懷疑兒子那樣,我也對你產生了本不存在的懷疑,但是還很希望三公所議論你的事實都不確實,把這看作是國家的幸福。所以先派使臣對你們犒賞、慰勞,又派尚書、侍中去完滿實現前定的盟約,將孫登來朝為質的事確定。你卻借故推辭,不愿孫登前來,參加議論的大臣深感奇怪。還有前都尉浩周勸你送兒子為質,其實這是朝臣共同的意見,想借這件事情來驗證你,你果然有托辭,外引隗囂為例,說他雖然派遣兒子為質但最終還是不忠于光武帝,內以竇融自喻,表白自己別無野心而只是謙恭自守罷了。社會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人們也會各自打算。浩周回來以后,親口陳述了你的意向,更使參加議論的諸公發現你所做的許多可疑的事,你表示始終忠心于我這個根本問題,沒有辦法獲得可靠的保證,所以只得應付大家,聽從群臣的意見(出兵江漢)。現在看到你送來的報告,你對我表示的忠心可以說深到了極點,我內心因此也很有感慨,不免悲感動情。當日下達文書,命令南下各軍只能深挖戰壕,高筑堡壘,不得隨意前進。如果你真想效忠于我以便消除人們對你的懷疑、議論的話,孫登本人清早到達,晚上就下令撤回軍隊。我這話的真實,如同大江一樣!”
孫權于是改元黃武,沿江防守魏軍的進攻。十一月,大風,呂范等將率領的水軍淹死幾千人,余下的軍隊退回江南。魏將曹休派臧霸用五百條快船、敢于死戰的將士萬人,暗中進攻徐陵,燒毀吳國的攻城車,殺死、俘獲了幾千人。將軍全琮、徐盛追殺魏將尹盧,殺死、俘虜了幾百人。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到白帝城與劉備通問修好,這是吳蜀兩國重新交往的開始。孫權與魏文帝還是互有往來,到后年雙方才斷絕關系。這年將夷陵改名西陵。
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正月,曹真用一部分軍隊占領了江陵江中的百里州。這個月,在江夏山修筑城墻。廢用四分厲,改用乾象歷。三月,曹仁派將軍常雕等,用五千兵,乘坐油船,清晨渡過濡須近處的江中小島。曹仁的兒子曹泰趁機領兵急攻吳將朱桓,朱桓發兵反擊,派將軍嚴圭等打敗了常雕等魏將。這一月,魏軍全部撤退。四月,孫權群臣勸他稱帝,孫權不允許。劉備死于白帝城。五月,曲阿宣稱,天降甘露。在這之前,駐守戲口的將領晉宗殺死了將領王直,帶著部屬叛逃到魏國,魏國任命他為蘄春太守,屢次侵犯吳國的邊境。六月,孫權命令將軍賀齊率領麋芳、劉邵等偷襲蘄春,劉邵等將領活捉了晉宗。十一月,蜀國派遣中郎將鄧芝來吳通問修好。
黃武三年(公元224年)夏,孫權派遣輔義中郎將張溫到蜀國通問修好。八月,赦免死罪。九月,魏文帝巡視廣陵,遠望大江,說道:“吳國有能人在那里,不可能謀取啊!”于是回歸洛陽。
上一篇:《以屈為伸:孫權向魏稱臣》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以弱御強,砥柱中流》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