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 扎 菲①
終身上校久聞之,革命成功萬眾隨。
立志親民堪指點,興邦富國可圈批。
時遷漸有君王態,日曠尤迷權力威。
擁后呼前保鏢女,揚威耀武雇傭師②。
仇鄰征討討方敗,癡意會盟盟又吹③。
不屈外強雖硬漢,民心已背覆舟時④。
① 1969年9月1日,27歲的卡扎菲領導“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自任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卡扎菲為利比亞擺脫封建統治,擺脫貧困,發展經濟,走向富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后來逐漸轉入專制家族統治,國內矛盾日深。卡扎菲個人忠于理想,生活簡樸,喜住帳篷,脾氣古怪,仇視西方,行事不計后果,世人對其評價毀譽參半。
② 卡扎菲雇有許多身懷絕技的女保鏢。其軍隊的基本力量是從別的國家高價招收的雇傭兵,主要來自馬里、乍得、突尼斯、蘇丹等國。
③ 卡扎菲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因不滿意乍得當選總統,對乍得發動了一場侵略戰爭,結果大敗而歸。卡扎菲是個阿拉伯統一事業的理想主義者和狂熱推動者。1970年4月,通過他的活動,埃及、敘利亞和利比亞一致同意組成阿拉伯共和國聯邦,并于1972年1月1日正式成立;然而不久即被架空,形同虛設。雖然聯邦宣告失敗,但卡扎菲仍積極活動,1973年,利、埃達成兩國合并的原則協議。由于感到埃及總統薩達特缺乏誠意,于是組織了一次由他帶領奔赴開羅的“人民進軍”行動,參加者達數萬人,但始終無法實現利埃合并大業。卡扎菲還曾同蘇丹、突尼斯、摩洛哥、乍得、阿爾及利亞、尼日爾、布基拉法索等國商談建立統一非洲國家問題,獲得這些國家的部分支持,但最終均不了了之。終卡扎菲一生,實現阿拉伯統一、非洲統一是他的最高理想。
④ 2011年8月21日,反政府軍在法、英、美、意等西方國家支持下,攻入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去向不明。
上一篇:梅山詩稿《南戴河(二首)》原文賞析
下一篇:梅山詩稿《卡扎菲之死》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