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查慎行《齊天樂·辛酉貴陽立春》詠[貴州]·貴陽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查慎行
東風兩度年頭尾①,新春舊春如替。雪點湘蘋②,煙開湖柳,又看山梅到此③。蠻妝綰髻④,待踏月場開⑤,蘆笙旋起。銅鼓聲中,青紅兒女且歡喜⑥。鄉風處處都別,歲花頻改換,只添憔悴。魚上冰鮮,酒迎臘白⑦,略似溪肴村味⑧。東君有意⑨,感就我他鄉。依依萬里⑩,也擬郊游,鞭絲誰共理(11)。
【題解】
貴陽位于貴州中部烏江支流南明河上游。東晉為晉樂縣,唐為矩州,宋為貴州,清為貴州省、貴陽府和貴筑縣等治所。貴州夏無酷暑,冬無寒冷,又以花園城市著稱。此詞為作者從軍貴州過貴陽時作,描寫當時貴陽的風土人情并抒發思鄉之情。辛酉,康熙二十年(1618)。
【作者】
查慎行,清代詩人,生平見前黑龍江《登興安嶺絕頂遠眺》詩。
【注釋】
①頭尾:我國古代以立春為春季的開始,一年四季之頭,緊接冬季之尾。②蘋:水生植物,夏秋開小白花。③山梅:臘梅。有異香。④蠻妝:指少數民族服裝打扮。綰(wan)髻:將頭發盤繞起來打成高髻,貴州少數民族婦女發式。⑤踏月:貴州少數民族風俗,每年三月三日或四月初青年男女集中在一起跳舞唱歌,晚上尤其熱鬧,也叫跳場。⑥青紅兒女:謂青年男女。⑦臘白:臘月釀的白酒。⑧此句作者自注:“貴陽魚似吾鄉鮮鯽,酒似我鄉臘釀。”⑨東君:古稱春之神為“東君”。⑩萬里:作者為浙江海寧人,從軍貴州,故稱萬里。⑾鞭絲:指馬鞭。
上一篇:(清)王履升《秋日游黔靈山途次口占》詠貴州黔靈山詩詞
下一篇:(明)吳國倫《觀圣泉二首》詠貴州黔靈山·圣泉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