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達摩面壁洞》詠河南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在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傳為達摩面壁十年(一說九年)處。石洞幽邃,深約7米,寬3米。洞前有一座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雕刻的雙柱單孔石坊,額上南面刻“默然處”三字,北面刻“東來肇跡”四字。
上一篇:《石淙·(唐)李嶠》詠河南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游達摩面壁洞·(明)黃洪憲》詠河南山水名勝詩詞
中國詩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國詞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詩詞是闡述心靈的文學藝術,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中國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化文學上最獨特而美好的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詩詞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詩詞之美,止于臻美。品詩文網旨在弘揚中華名族的詩詞文化,傳承我中華文明。
上一篇:《石淙·(唐)李嶠》詠河南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游達摩面壁洞·(明)黃洪憲》詠河南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