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張鏡心《盤江橋》詠[貴州]·盤江鐵索橋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張鏡心
萬里盤江裂地來①,巨靈掌擘四山開②。
波濤斷峽虛蘭楫③,石咽濤聲走怒雷。
涌霧彌漫千嶂合④,穿云繚繞一龍回⑤。
從今人渡金繩上⑥,皆賴君饒濟(jì)世才⑦。
【題解】
盤江鐵索橋在關(guān)嶺、晴隆兩縣交界的北盤江渡口。兩峽夾峙,一水中絕,絕壁千尺如削,是古代由黔入滇的必經(jīng)之處。兩岸相距80米,水湍流急,不宜船渡,明崇禎元年(1628)貴州監(jiān)司朱家民倡議建鐵索橋,三年始成。冶大鐵鏈36根,貫于兩岸巖石間,橋上橫鋪木板,兩邊架設(shè)護(hù)欄,橋頭有橋樓。整座橋與周圍千仞絕壁、滔滔江水,形成雄偉壯觀之畫面。徐霞客贊其:“望之縹緲,然踐之則屹然不動。日過牛馬百群,皆負(fù)重而趨。”望之壯人心魂。此詩描寫盤江鐵索橋橫跨兩岸的氣勢。
【作者】
張鏡心(1589-1656),字晦臣,號湛虛。磁州(今河北滋縣)人。明天啟二年(1622)進(jìn)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入清未仕。有《云隱堂集》。
【注釋】
①裂地:從夾谷中奔流而來。②巨靈:古代神話中以手擘開華山的河神,見《水經(jīng)注·河水》。③蘭楫:木蘭制做的槳。虛:空,無。④嶂:峰巒。⑤龍:形容盤江橋。⑥金繩:指橋上之鐵索。⑦君:指建橋之朱家民。濟(jì)世才:匡時救世、治理國家的才能。
上一篇:(清)林則徐《飛云巖》詠貴州飛云巖詩詞
下一篇:(清)李專《東山》詠貴州東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