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吳國倫《觀圣泉二首》詠[貴州]·黔靈山·圣泉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吳國倫
神井殊難測①,涓涓滿忽除②。
源泉無日夜, 天地此盈虛。
細涌丹砂穴③,潛分碧石渠。
山形儼胡鼻④,誰為卜仙居⑤。
豈是通潮汐, 須臾不自停⑥。
乍應旋地軸⑦,忽復閉靈扃⑧。
玉濺天池碧⑨,珠含月谷青⑩。
浮沉亦吾意⑾,何用測圖經⑿。
【題解】
圣泉在黔靈山后山,黔靈湖北岸約1.5公里處。是一處潮泉,一般潮泉一天三潮或兩潮,此泉不同的是約9分鐘漲縮一次,因稱“百刻泉”、 “百盈泉”。由于它的漲縮現象,又名“漏勺泉”。圣泉最初建亭供游人觀賞是在明朝,明《貴州圖經新志》載:“本朝鎮遠侯顧成甃石為池,覆以亭,亭中置一石鼓,以驗消長。”泉水清冽,游魚可數,歷代題詠甚多。此詩為作者任貴州提學副使時所寫,描寫圣泉的漲縮現象以及泉水的清碧。
【作者】
吳國倫(1524-1593),明代詩人。字明卿,號南岳山人,興國(今湖北陽新)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授中書舍人,遷兵部給事中,忤嚴嵩,謫為江西按察司知事,嵩敗,起為建寧同知,歷邵武、高州知州,遷貴州提學副使、河南左參政。初與王世貞、李攀龍唱和,為“后七子”之一,后與李維楨等主詩盟,有《甔甀洞稿》。
【注釋】
①神井:指圣泉。②涓涓:水流很細很慢。③丹砂穴:指紅色的石縫。④胡鼻:高鼻。儼:似。⑤卜居:古代用占卜選擇定居之地。⑥須臾:片刻。⑦地軸:古代傳說大地有軸。晉張華《博物志》稱:“地有三千六百軸,互相牽制。”⑧靈扃:神靈的大門。⑨玉濺:水花。⑩月谷:傳說中的月亮歸宿之處。(11)浮沉:指圣泉之潮汐現象,此暗指人事宦情的起落。(12)圖經:古代配有繪圖的地理書。
上一篇:(清)查慎行《齊天樂·辛酉貴陽立春》詠貴州貴陽詩詞
下一篇:(明)楊彝《碧云洞》詠貴州碧云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