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韓道方
短篇小說。作者馮驥才。最初發表在《小說家》1986年第6期,后被《小說月報》1987年第1期轉載。這是作者的系列作品《一百個人的十年》之一。這篇小說寫的是一對夫妻對“文革”十年的回憶。夫妻都是T市某機械廠工人。在“文革”中,丈夫因平時替工人們說話而受批斗,遭到平日無冤無仇的人的毆打,最后被誣陷而入獄。二十剛出頭的妻子帶著一個半身不遂的老父親和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靠一個月十七元的學徒工工資維持生活。家中房子被侵占,財產被抄走,軍代表不懷好心,強迫她與丈夫離婚好與他結婚。與丈夫結婚不久并不十分了解丈夫的妻子靠著對密月的回憶和對丈夫的一種本能的信賴,靠著中國女性特有的忠貞、堅強,才得以度過了這漫長的三千六百五十天。丈夫在獄中也經歷了種種的考驗。出獄了,他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來報復昔日的對頭。他們在餐廳請他們的客,雖明知他們心虛不敢來;他們不要賠償,卻堅決要回本來就屬于他們的東西。昔日的仇人遭到了痛苦的難以解脫的精神折磨。小說是用丈夫、妻子的回憶形式寫的,它沒有什么連貫的情節。過去、現在,獄內、獄外,丈夫、妻子,跳躍性很強,但卻真實地為我們再現了“文革”十年,中國社會黑白顛倒、人性喪失的悲劇。小說反映了十年動亂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的痛苦和心靈的創傷,為我們記載了這人類的悲劇中的一幕。小說語言幽默、滑稽,靈活多變,個性化色彩濃。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國人不過于計較往事而著眼于未來的胸懷,一方面也反映了“文革”中的帶有悲劇意義的滑稽。過去的就不能遺忘,“這十年是毀不了的,都能永恒。”小說提供了發現這永恒的載體。
上一篇:周魯俠《一只愛哭的貓》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耿光怡《一封終于發出的信》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