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陳涉世家》簡析
司馬遷著。見《史記》,收于《古代散文選》上冊。秦朝末年,廣大農(nóng)民不堪暴政壓迫,紛紛醞釀反抗。公元前209年,陳涉、吳廣揭竿而起,揭開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大起義的序幕。本文詳盡地記述了這次起義從發(fā)動到失敗的經(jīng)過。陳涉、吳廣原是被征守漁陽的領隊頭目。到大澤鄉(xiāng)時遇雨誤期,于是發(fā)動起義。人數(shù)由九百人迅速發(fā)展到幾萬人。攻克陳縣后,陳勝被推為王,國號張楚。接著分兵四出,打擊秦王朝的實力,并得到各地郡縣的紛紛響應,力量不斷擴大。但是,暫時依附義軍的六國舊貴族,也利用時機,恢復分裂割據(jù)局面,各自稱王,削弱了抗秦力量,加之陳涉稱王后,驕傲忘本,任意殺戮部下,喪失人心,最后被秦軍各個擊破,終于失敗。吳廣先被部下殺死,陳涉被車夫所害。這次起義僅半年,卻猛烈地沖擊秦王朝的殘暴統(tǒng)治。文章熱情歌頌了農(nóng)民起義的正義性,肯定陳涉在推翻秦朝政權中的巨大作用,并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原因。作者把出身雇農(nóng)、稱王僅半年的陳涉列為“世家”,置于各國王侯相等地位,表明其進步的歷史觀點。敘事選用典型材料,主次詳略安排得體;寫陳涉的思想前后變化,脈絡清晰,形象鮮明。
上一篇:《散文·清代·陽曲傅先生事略》簡析
下一篇:《散文·陜北之行》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