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魏晉南北朝·演連珠》簡析
陸機著。見《文選》。演是演習、推廣的意思。連珠,文體名,據傅玄《連珠序》說,它起源于漢章帝時。它聚集若干首駢偶的雜文,就社會或自然的某一現象,加以推闡,引出政治的或人生的重大道理。寫作上要求詞藻華美,用譬喻說理,且富有邏輯性。在陸機以前曾有許多人寫過《連珠》,但大多是“欲穿明珠,多貫魚目”,藝術上都不成熟,只有陸機的《演連珠》五十五首,才“磊磊自轉”,堪稱為一串光輝奪目的明珠。如其第八首,“臣聞鑒之積也無厚,而照有重淵之深;目之察也有畔,而眡周天壤之際。何則?應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是以萬邦凱樂,非悅鐘鼓之娛;天下歸仁,非感玉帛之惠。”先擺出“鑒”和“目”的形體和作用,然后就上述現象闡明以精神應事造物的意義,最后推論到社會人事與自然事物的相一致,得出若使天下的人喜樂歸附,在于國君掌握和發揮禮樂的本質精神,而不在于儀式、形式和具體的物質恩賜的主旨。陸機的《演連珠》,或長或短,寫得靈活多變,富有啟發性,確實是“義明而詞凈,事圓而音澤”,晶瑩流利,賞心怡目。
上一篇:《散文·兩漢·滑稽列傳》簡析
下一篇:《散文·燈下漫筆》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