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散文作品·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簡析
穆青、馮健、周原著。發表于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收于《散文特寫選(1949—1979)》。1962年冬天,正當豫東蘭考縣遭受內澇、風沙、鹽堿三害最嚴重的時刻,焦裕祿來到蘭考任縣委書記。他感到要改變蘭考面貌,“關鍵在于縣委領導核心的思想改變”,通過過細的思想工作,終于使縣委一班人樹立了自力更生消滅“三害”的決心,制定了改造蘭考大自然的藍圖。為把理想變為現實,他忍著肝痛親自隨“三害”調查隊在風里、雨里、沙窩里、激流里進行實地調查,繪成了排澇泄洪圖。當1963年秋季蘭考受到更為嚴重的自然災害襲擊時,他又頂著劇痛的肝部全力投入生產救災,冒著風雪訪貧問苦,激勵了蘭考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作為一個縣委書記,他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并以滿腔的熱情幫助犯錯誤的同志,受到了人們的愛戴;他把整個身心都交給了蘭考的群眾,蘭考的斗爭,直到他病重住院治療,并得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時,“心里仍然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表示死了也要看到蘭考人民“把沙丘治好”的宏愿。通訊以生動感人的事跡,歌頌了一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事業而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好黨員、好干部。作者飽蘸感情,通過典型事例和典型細節來刻畫人物,并從客觀的環境描寫中渲染了人物高尚的內心世界,讀來感人至深。
上一篇:《散文·清代·原君》簡析
下一篇:《散文·唐代·敘事》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