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原君》簡析
黃宗羲著。見《黃宗羲全集·明夷待訪錄》,收于《古代散文選》下冊。這是一篇論析君主職分問題的議論文。文章在探討古代設立君主的本意和職責時指出,上古堯舜等人讓位,均以“天下為公”為本,旨在給百姓興利除害;而后世君主卻以天下當作子孫萬世的產業,于是造成無數的罪惡。他們“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敲剝天下之骨髓”,“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結果,“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為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文中還駁斥了那些“小儒”盲目宣揚忠君的謬論。最后指出,后世君主不免亡國滅家,正是他們把天下當作私產的緣故。全篇通過古今君主的對比,提出君主的職分應為百姓興利除害,揭露封建統治者專橫殘暴、剝削殘害百姓的罪行;斥責小儒的“君臣之義”的謬論,表現了作者的民主思想。文章說理透徹,辭鋒犀利,構思嚴密,說服力很強。文中提出“有生之初,人多自私”,“好逸惡勞”是普遍的人性,是作者認識的局限。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南康直節堂記》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