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垂裳
【出典】 《周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唐·孔穎達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
【釋義】 垂裳,意為穿著長大的衣服。《周易》用來指上古帝王以德化民、無為而治。后因用作歌頌帝王崇尚德治、不以苛政擾民的典故。
【例句】 要是致君堯舜,千古繼垂裳。(王之道《望海潮·重九和彥時兄》1162)這里的垂裳指以德化民的仁政。意為希望“彥時兄”能輔佐君王、垂裳而治,以繼堯舜之事業(yè)。
詩詞典故·垂裳
【出典】 《周易·系辭下》:“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唐·孔穎達疏:“垂衣裳者,以前衣皮,其制短小;今衣絲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長大,故云垂衣裳也。”
【釋義】 垂裳,意為穿著長大的衣服。《周易》用來指上古帝王以德化民、無為而治。后因用作歌頌帝王崇尚德治、不以苛政擾民的典故。
【例句】 要是致君堯舜,千古繼垂裳。(王之道《望海潮·重九和彥時兄》1162)這里的垂裳指以德化民的仁政。意為希望“彥時兄”能輔佐君王、垂裳而治,以繼堯舜之事業(yè)。
上一篇:典故《垂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垂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