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郭澄之·韓壽之香
東晉軼事小說。郭澄之撰。原載《郭子》。《世說新語·惑溺篇》注錄引。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滕云《漢魏六朝小說選譯》選錄。韓壽,字德真,西晉南陽赭陽人。官至散騎常侍、河南尹。《晉書》卷四十《賈充傳》載其事。賈充,字公閭,西晉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人。晉武帝時,官至尚書令。見《晉書》本傳。本篇敘寫他的女兒與韓壽私通的故事。賈公閭的女兒看中了常在賈府出入的韓壽,她問侍婢們誰熟悉韓壽,有個侍婢說韓壽正是自己的舊主人。這位侍女后來向韓壽說明了小姐的隱情,韓壽也叫侍婢傳達自己的心意。兩人從此也就得以接觸交好。這是一種傳聞,與韓壽私通的是陳騫的女兒。陳騫任用韓壽為屬官,他每次見到韓壽,都聞到韓壽身上有一股奇異的香氣。這種奇香是外國的貢品,晉武帝只把它賜給了陳騫和賈充。陳騫由此懷疑韓壽在與自己的女兒私通,就把小姐跟前的人叫來審問,侍婢只得以實情相告。陳騫也就把女兒許給了韓壽。可還沒等到結婚,小姐卻死了。韓壽因而娶了賈充之女,所以世間傳說與韓壽私通的是賈充女兒。這是一個有名的愛情故事。小說通過對陳騫女兒(一說賈充女)悅愛韓壽,兩人私通交好,被陳騫覺察,終以女兒許配韓壽的描述,歌頌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追求愛情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反映了魏晉時期思想解放的歷史潮流。小說情節安排別具一格,文筆優美雅致,富有情趣。故事的前半部分,正面描寫賈女與韓壽從傾心愛慕到傳情致意乃至自由結合的過程。韓壽的感情活動及他們幽會交好的情形,寫得雖然相當簡略,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流程和行動軌跡是符合生活邏輯的。接著,作者以“與韓壽通者乃是陳騫女”一句作為轉折,又引出了對封建家長陳騫的描寫。故事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一種推理式的格局,描述陳騫由懷疑到探明其女與韓壽私通結合的過程。在這一部分中,由于推導式的情節敘述,因而不斷地激起讀者對陳女和韓壽愛情命運的擔憂,收到了和設置懸念同樣的藝術效果。韓壽和陳女追求愛情幸福的斗爭,終于以勝利結束(“騫即以女妻壽”)。從表達方式上來說,這是一篇較早的微型推理小說,很值得小說史家重視。作品重視細節描寫,如寫賈女悅韓壽,“問婢識否”這一細節:賈女自有其難以明言的苦衷,但他無法遏制對愛情幸福的強烈渴望,于是就投石問路,找尋追求愛情的機緣和通向幸福生活的途徑,可見她的聰穎摯情。又如,寫陳騫每次見到韓壽,“聞壽有異香氣”:這一妙手拈來的細節,對韓壽與陳女這對戀人甜蜜的愛情生活作了含蓄的顯現;同時又生動地寫出了封建家長對異情的高度敏感和警惕,為后面隱情的敗露埋下了伏筆,可說是對人物的傳神描繪。這則小說,在《郭子》中是篇佳作,對后世的文學創作產生較大的影響。《世說新語》中的《韓壽》一篇,即從本文演化而來。它實開了鶯鶯、張生式戀愛故事的先河。而由本篇化出的“偷香竊玉”的風流語,更成為后來常用的成語典故。雖然它的含義在后世帶有不正當男女關系的意味,但那只是語言演變的問題,不能苛責于《郭子》中的這個故事。臧榮緒《晉書》也記有此故事(見《類聚》卷三十五引文),但其文中說賈女通韓壽是“淫行”,則暴露出作者封建衛道者的面目,這也反映了這個故事的思想傾向往壞的方面演化的一些情形。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韓憑夫婦》簡析
下一篇:《秦漢·韓嬰·韓詩外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