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紫玉
亦題《吳王小女》、《吳女紫玉傳》、《紫玉與韓重》、《韓重》。東晉志怪小說。干寶撰。原載《搜神記》卷十六。《藝文類聚》卷八十四、《太平御覽》卷五七三皆引載(文各有異)。《綠窗女史》、《五朝小說》、《舊小說》皆錄載。吳組緗等《歷代小說選》、李格非等《文言小說》、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皆錄選。作品敘寫人鬼戀愛事:吳王夫差的小女紫玉很愛童子韓重,同他私定終身。后來韓重去齊魯游學,臨走前請父母代他求婚。吳王怒而不允,紫玉抑郁而死,葬閶門之外。韓重歸來后,聞其情況,即往吊于墓前。他哭泣哀慟,紫玉之魂就從墓中出來,同他相見,二人感傷不已。紫玉邀請他還冢,二人在墓中住了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分別時,紫玉取徑寸明珠以贈韓重。吳王見到明珠,以為韓重掘墓得珠,要治其罪。紫玉鬼魂又來見吳王,說明真情。吳王夫人聞之,出抱紫玉,紫玉如煙一樣消逝。故事控訴了剝削階級的婚姻制度的罪惡,歌頌了青年男女之間生死不渝的愛情。小說在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以情緯文,以情寫人,“情”是全文的靈魂。作品中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吳王夫差小女,年十八,才貌具美”,一個是“童子韓重,年十九,有道術”。郎才女貌,鐘情相愛,“私交信問,許為之妻。”這種私訂終身,在當時是被視為大逆不道的“非禮”之舉,然而他們卻因情而“私”,為情竟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可見情的力量,會 把“禮”結成的網沖破。然而,他們的癡情竟被吳王無情扼殺,結果,紫玉因感情郁結而離開了人世。她的死,是愛情力量的又一次高揚,有其感人的悲劇力量。后面韓重哭墳,人鬼相會,尤其是紫玉鬼魂的哭歌,歌詞濃情蜜意,哀婉纏綿,催人淚下,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紫玉的形象是至情的化身,浸潤著人性美和人情美。小說構思精巧,結構完整,描寫細膩,語言清雋,是六朝小說中不可多得的佳作。紫玉傳說的雛形最先記錄在《吳越春秋》和《越絕書》中,但其故事極為簡單,描寫也很粗疏。《搜神記》此故事脫胎后,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錄異傳》、《靈鬼志》、《太平寰宇記》、《情史》、《艷異編》等皆載此故事。《異苑》卷六、《稽神異苑》所載“劉元”,記劉元與紫玉相見事,則是這一故事的異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索盧貞》簡析
下一篇:《秦漢·韓嬰·絕纓者》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