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太子晉
春秋戰國之際志異小說。撰人不詳。原載《逸周書》卷九。今見《逸周書孔晁注》本、《逸周書集訓校釋》本。據考證,《太子晉》的寫作時代至遲在戰國之前。魯迅曾說《逸周書·太子晉》“記師曠見太子,聆聲而知其壽,太子亦自知后三年當 ‘賓于帝所’,其說頗似小說家”。胡念貽說它是一篇文人創作的“神異性的小說”。小說描寫太子晉是一個超凡入圣的神童,十五歲時就顯出特異的才智; 晉國讓師曠去試他,師曠和他談話之后,十分驚異。但師曠看出了太子晉年壽不長,太子晉也自知將要早死,以后,不到三年果然死了。這位神童原是周靈王的太子。春秋時代,民間大概有一些關于他的傳說,《太子晉》即根據民間傳說而寫成。它贊揚了太子晉的非凡才智。作者匠心獨運,使作品具有嚴整的結構,吸引人的情節。作品中寫師曠和太子晉的問答以及他通過問答對太子晉的了解等情況,都寫得很有層次,并且能突出中心。尤其寫問答后延入燕室款待: 敷席注 (屬)瑟,師曠歌《無射》曰: “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蹦俗⑸谕踝印M踝痈琛秿?曰: “何自南極,至于北極?絕境越國,弗愁道遠?!边@里兩首歌與《穆天子傳》卷三西王母和周穆王的歌詩韻味相似。用歌詩來交流賓主的感情,這在先秦小說中成為別致而有意義的插曲。這也當是從春秋時代上層社會生活中某些場合的歌《詩》 習慣而來。但那是歌《詩三百》中的詩,而這篇小說里的詩卻是新的創作。這篇作品主要寫了兩個人物,師曠與太子晉,這兩個人物的面目都寫得比較清晰。他們都具有神異的色彩,但師曠是晉國的太師(樂師),是為晉國宮廷服務的。他去見太子晉,也負有政治使命。他處處對太子晉試探,帶有進攻性。太子晉是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他有超凡的智慧,但很純真,坦率,對于師曠沒有任何防御。這些都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品還寫了他們見面是在“天寒”之時,鋪敘了鼓瑟賦詩的高雅的生活場面。另外,有些對話還用了四字句的韻語,讀起來很有情味。能看出來,作者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夏侯弘通鬼神》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任昉·太守化虎》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