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琰·釋僧群
南朝梁志怪小說。王琰撰。原載《冥祥記》?!斗ㄔ分榱帧肪砹d。魯迅《古小說鉤沉》輯錄。作品敘述:晉安羅江縣有座霍山,其高蔽日。上有石杵,面徑數丈。杵中泉水,深五六尺,經常流溢。傳謂此是列仙之游餌之泉。有沙門釋僧群,隱居其山,常飲此泉,遂以不饑,因而絕粒。晉安太守陶夏,聞而求之,僧群以水遺陶,水一帶出山輒臭。陶于是親自越海去霍山。其時雖然天景澄朗,但陶一踐山足,便風雨晦暝。如此者三次,竟不得到此山中,僧群所棲營之處,與泉水僅隔一澗,以一根獨木為橋,旦夕往還。后一日將渡橋,輒見一只折翅鴨,舒翼擋在橋頭,逆唼。僧群永不得過橋,欲舉錫仗撥之,恐鴨墜死。于此絕水,不久饑死。僧死前,曾為眾說:“年少時曾打折一鴨翅,將受此鴨因緣之報?!弊髌吠ㄟ^對釋僧群不得過山澗之橋遂絕水餓死等情節的描寫,宣揚佛教的戒殺生和因果報應等教義和觀念。行文中恰切的環境描寫,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量。霍山杵中仙泉的環境和景物描寫,渲染一種神秘莫測的氣氛,有力地襯托了主人公僧群的不凡情節。仙泉就是僧群的生命泉。作者巧妙地安排僧群年少時打傷的折翅鴨橫臥橋頭,擋住他通往仙泉的必經之路,終于絕水而死的情節,使精到的景物描寫,對突出“戒殺生”的主旨產生了有效的作用,表現了作者藝術技巧的純熟。這個故事《高僧傳》亦載有,但文句有異。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郭璞小技》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釋慧皎·釋道安》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