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刑天舞干戚
亦題《刑天》。先秦神話小說。撰人不詳。原載 《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李格非等主編《文言小說》、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輯釋》、劉文忠等《文言小說名篇選注》皆錄入。這是一篇反映古代社會斗爭的神話小說。描寫: 刑天和天帝爭奪神位,天帝砍下他的頭,埋在常羊山。沒有頭了,刑天就把乳頭變?yōu)檠劬Γ讯悄氉優(yōu)榭冢瑑墒謭?zhí)著盾和斧舞動。這個神話是社會上兩種勢力斗爭的曲折反映。刑天,又作“邢天”(見《太平御覽》卷五五五引文)。刑,割殺; 天,指人頭。“刑天”的意思就是斷頭。據(jù)袁珂考察,刑天是炎帝的屬臣。文中的 “帝” (天帝),則是神界的最高統(tǒng)治者,或說這個天帝,就是黃帝。照此看來,刑天神話則是黃、炎戰(zhàn)爭神話的余緒。刑天神話在流傳過程中也涂上了 “反抗神的意愿” (高爾基《蘇聯(lián)的文學(xué)》) 的色彩。刑天可算是反抗神的神之一。他被天帝斷了頭,還不肯就死,生命之火不肯離開他的身軀,他還在那里操干戚而搏斗。這種反抗不息的精神,這個壯烈的形象,寫得頗能打動讀者。陶潛《讀山海經(jīng)》詩云: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的斗志比蚩尤和夸父更為猛烈、頑強(qiáng)。作品說刑天被斷首后,“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想象奇特之極,準(zhǔn)確鮮明地把刑天絕不屈服的神格特性展示了出來,具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刑天神話對后世文學(xué)創(chuàng)作影響極大,《玄中記》、《酉陽雜俎》前集卷十四 《諾皋記上》等也都引記了此故事。刑天神話在后世演變成“無首民”故事(見《太平御覽》卷七九七引 《外國圖》)。
上一篇:《先秦·刑史子臣》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郭澄之·劉道真》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