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姻緣傳》的主要內(nèi)容,《醒世姻緣傳》導讀
《醒世姻緣傳》是清代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署名“西周生”。該書最早刊行年代難以確考,日本享保13年(清雍正六年)的《舶載書目》已著錄《醒世姻緣》,所記序跋凡例與今通行本同,故知至遲雍正六年(1728) 以前已經(jīng)刊行。現(xiàn)存清刻本多種,題“西周生輯著,燃藜子校訂”,卷首有辛丑環(huán)碧主人的“弁語”、凡例以及東嶺學道人的題記;同治庚午(1870)的一種刻本封面題“重訂明朝姻緣全傳”。排印本有亞東圖書館版(1933)、齊魯書社版(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版(1981) 等。
作者“西周生”究竟是誰,尚無定論。胡適等認為“西周生”就是蒲松齡(1640—1715),主要理由是:1.清人楊復吉(1747—1820)在《夢闌瑣筆》中曾引鮑以文(廷博)的話,說“留仙尚有《醒世姻緣》小說”。2.《醒世姻緣傳》的基本情節(jié),與 《聊齋志異》中的 《江城》以及由蒲松齡本人根據(jù)《江城》擴大改寫成的俚曲《禳妒咒》很類似。3.小說中所用的方言是蒲氏家鄉(xiāng)一帶的土語,而這些土語又與蒲氏所作的俚曲等通俗文學中的土語一致。4. 小說雖以明代正統(tǒng)、成化年間為背景,但書中涉及到明末清初的一些人事,可知成書已在入清以后; 某些自然災害的記載也與蒲氏 《記災前編》一文吻合。目前學術界采用此說者較多,但也有一些學者認為 《醒世姻緣傳》非蒲松齡所作。
《醒世姻緣傳》全書100回,約100萬字。據(jù)東嶺學道人題記說,原書本名 《惡姻緣》。它以家庭生活為中心,描寫一個冤仇相報的兩世姻緣的故事。頭22回是前世姻緣,寫山東武城縣官僚地主家惡少晁源射殺仙狐,又娶妓女珍哥為妾,縱妾虐妻,嫡妻計氏被逼自縊身亡。由此種下冤孽相報的前因。第23回以后是今世姻緣:晁源因奸被殺,托生為繡江縣明水鎮(zhèn)人,名狄希陳; 仙狐托生為其妻薛素姐; 計氏托生為其妾童寄姐; 珍哥則托生為童寄姐的婢女珍珠。冤仇相聚于一家,呈現(xiàn)相互報復的情景:珍珠被寄姐逼死,狄希陳受素姐、寄姐百般虐待。最后經(jīng)高僧指點,狄希陳“虔誠持誦《金剛寶經(jīng)》一萬卷”,于夢中明白了種種因果,乃“福至禍消,冤除恨解”。書以素姐病死,寄姐扶正,狄希陳活到87歲善終作結。
《醒世姻緣傳》以兩世姻緣為主線,廣泛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從鄉(xiāng)鎮(zhèn)到都市的世情風俗,對于權閹達官、劣紳惡少、賭徒訟棍、懦夫潑婦、僧道尼姑、商人士子、農(nóng)夫奴婢等各種人物均有描寫。作者用佛家輪回果報的說教解釋“惡姻緣”的產(chǎn)生根源,宣傳了封建迷信,嚴重影響和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意義。但由于作者對社會現(xiàn)象觀察較深,并能真實地暴露出封建社會和封建家庭中的種種腐敗黑暗,這部小說仍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如寫晁源依仗父勢,為非作歹,縱容珍哥逼死計氏,計家控告,他買通官吏,不僅自己逍遙法外,還在死牢中為珍哥修蓋福堂,大開壽筵;晁源死后,獄吏張瑞風私通珍哥,縱火燒監(jiān),將另一燒焦的囚婦頂數(shù),偷換出珍哥作妾。又如寫狄希陳請人代考,花錢買官,在任上大肆貪污,三四年間就搜刮了5000兩銀子。可見當時的官場、監(jiān)獄是何等丑惡腐敗。
《醒世姻緣傳》描寫細致,譏諷的筆調(diào)鋒利而幽默。全書語言生動活潑,運用山東口語十分純熟,富有地方色彩。但作品內(nèi)容過于龐雜,結構顯得松散,某些描寫過于夸大和漫畫化,削弱了真實感。
參考文獻
- 胡適:《〈醒世姻緣傳〉考證》,見《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 (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上一篇:《遺山先生集》的主要內(nèi)容,《遺山先生集》導讀
下一篇:《醒世恒言》的主要內(nèi)容,《醒世恒言》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