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箕迷信底研究》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學術專著,許地山著。198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根據商務印書館1947年版影印再版,被列入民俗、民間文學影印資料之一。
這是一部研究中國扶箕(即占卜)的書。占卜是擬科學的一門。這種原始民族推知未來的手段在中國古代社會依舊存在,作者從歷代的古代典籍、文人筆記中列出130個故事加以說明。例如在撰寫第一章《扶箕的起源》時,援引了現存最古的記載劉敬叔《異苑》卷5說:“世有紫姑神,古人相傳云是人家妾,為大婦所嫉,每以穢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廁間或豬欄邊迎文,祝曰:‘子胥不在,曹姑亦歸。小姑可出戲。’捉者覺重,便是神來,奠設酒果,亦覺貌輝輝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眾事,卜未來蠶桑,又善射鉤……”中國扶箕之內容非常之豐富,據本書載有卜農事、卜禍福、卜疾病、卜功名等內容。而箕辭的方式又有遣興、唱和、猜謎、對對等多種。書中談到對對時,援引《堅瓠首集》卷2云;“唐伯虎召乩仙,令對‘雪消獅子瘦’。乩即書曰:‘月滿兔兒肥’。又令對‘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乩又書曰:‘五溪蠻洞,經過中洞兩溪中’。”在搜集大量材料的基礎上,作者研究探討了扶箕普遍存在的心理根源。作者破除了扶箕為鬼神所指使的迷信,指出:“箕動是心靈能力活動的現象,心靈能力可使人類的感覺器官與運動筋肉所不能感到與不能做到的感得到與做得到。”“扶箕是觀念力與靈感活動的現象,有感當然有應。感應的表現就是箕示。”作者在輯錄大量的材料的基礎上所分析得出的結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上一篇:《成功者心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敦煌歌辭總編》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