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湖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張孝祥(1132~1170),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人。南宋詞人。高宗朝進(jìn)士第一。曾任建康留守,以及荊南、湖北安撫使等,后因病以顯謨閣直學(xué)士身份離職,退居蕪湖,講論理學(xué),徜徉山水。孝祥為人剛正不阿,力主抗金,為岳飛辯冤,支持張浚北伐,因而不斷受到主和派秦檜等人打擊,但他不改初衷,斗爭堅決。其詩文成就都很高,而以詞名垂后世。詞現(xiàn)存220余首,其中尤以表現(xiàn)愛國思想、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作品成就最為突出。代表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概括了自紹興合議至隆興元年符離兵敗20余年間的社會狀況,對朝廷不修邊備、不用賢才、實行屈辱求和政策,表示了極大的憤慨。詞中寫道:“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其詞較多的是寫景寄情之作,揮灑如意,頗多佳作。張孝祥詞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在詞的發(fā)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張孝祥今傳《于湖居士文集》40卷,其中詞4卷;有《四部叢刊》影宋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徐鵬校點本。《于湖詞》3卷,有汲古閣《宋六十名家詞》本等。
上一篇:《二月》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京口耆舊傳》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