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本書由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F·德爾別爾格與鄧肯·M·麥克多噶爾合著,初版于1960年,后多次再版。中譯本根據紐約麥格勞——希爾出版公司1976年第5版譯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2年出版。
60年代末到70年代,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滯脹并存的局面,一度被奉為拯救了資本主義的凱恩斯理論也束手無策。經濟學家們面臨著嚴酷的挑戰,許多新理論紛紛出籠,本書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版的。本書運用總量分析和實征研究的方法,以美國近10多年的經濟為實例,考察了經濟總量如就業量、儲蓄投資總量以及國民收入之相互牽連和彼此影響的關系。全書35萬字,分4篇19章。第1篇介紹了經濟活動的量度問題;第2篇以消費、儲蓄、投資、貨幣供給要素市場及財政政策等基本經濟活動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經濟體系的一般均衡模式,并對其進行了深入詳細的考察;第3篇轉入動態的分析,考察了經濟活動的穩定性、增長、周期、通貨膨脹問題及商業循環原因,第4篇則把以上積累起來的知識匯為一體,進一步考察政策的制定、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國際間的調整等問題。
本書論述深入淺出,通俗而科學,系統而簡明,很有特色。雖說是一家之言,卻也介紹了其它學派的觀點,是宏觀經濟學中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上一篇:《孔北海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定命錄》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