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水龍吟·春恨》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遲日催花,淡云閣雨,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斗草,青絲勒馬,風流云散。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匯評】
陸輔之《詞旨》上:“羅袖分香,翠綃封淚”,屬對。
沈際飛《草堂詩余正集》:有能賞而不知者,有欲賞而不得者,有似賞而不真者,人不如鶯也,人不如燕也。
李攀龍《草堂詩余雋》:春光如許,游賞無方,但愁恨難消,不無觸景生情。
沈雄《古今詞話·詞評》上卷:《詞品》曰:同甫《水龍吟》一闋:“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可誦也。
王弈清《歷代詞話》卷八引《詞苑》:陳同父開拓萬古之心胸,推倒一世之豪杰,而作詞乃復幽秀。其《水龍吟》云:“鬧花深處層樓,……”
黃蘇《蓼園詞選》:同父,永康人。淳熙間詣闕上書,孝宗欲官之,亟渡江歸。至光宗策進士,擢第一。史稱其千言立就,氣邁才雄,推倒智功,開拓心胸。授僉書建康府判官聽事,未至官而卒。其策言恢復之事甚剴切,無如當事者,志圖逸樂,狃于茍安,此《春恨》詞所以作也。“鬧花深處層樓”言不事事也。“東風軟”,即東風不競之意也。“遲日”、“淡云”、“輕寒輕暖”,一暴十寒之喻也。好“世界”不求賢共理,惟與小人游玩如鶯燕也。“念遠”者,念中原也。“一聲歸雁”,謂邊信至,樂者自樂,憂者徒憂也。
沈祥龍《論詞隨筆》:感時之作,必借景以形之。如……同甫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不言正意,而言外有無窮感慨。
劉熙載《詞概》:同甫《水龍吟》云:“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言近旨遠,直有宗留守大呼渡河之意。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四:此詞“念遠”二字是主,故目中一片春光,觸我愁腸,都成眼淚。
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憑高念遠,疏宕有致。起數句,皆定景物。“鬧花”兩句,寫樓高風微。“春歸”三句,寫平莎垂楊。“遲日”三句,寫寒暖不定。“恨芳菲”三句,總束上片,好景無人賞,只與流鶯閑燕賞之,可恨孰甚。換頭,因雁去而念遠。“金釵”三句,言當日之樂事無蹤。“羅綬”三句,言別后之幽怨難消。“正銷魂”三句,以景結,傷感殊甚。
上一篇:陳亮《思佳客·春感》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陳亮《虞美人·春愁》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