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纂淵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記纂淵海》195卷,南宋潘自牧撰。潘自牧,字牧之,浙江金華人。宋寧宗慶元二年(1196)進士,《記纂淵海》是一部別具一格的類書,詳于纂言而不主記事,在我國古代類書中可謂獨辟蹊經。此書編成于寧宗嘉定二年(1209),書前有潘氏自序,其中說:“前輩類書,其于記事提要者詳矣,而纂言鉤玄大有未滿人意,遂使觀者如循一路之跡,若守一隅之指,拘系牽邊,往往凝滯于事實之內,而不能推移變化于言意之表”。《金華府志》又記載潘自牧之父潘景憲撰有《記纂淵源》一書,但諸家書目均未著錄,與本書何關已無法得知。
本書分部隸事,部下設門。據自序說,全書共分22部,1246門。但今本只有1195門,其22部的名目是:論議、性行、識見、人倫、人道 人情、人事、人己、物理、敘述、接物、問學、言語、政事、名譽、著述、生理、喪紀、兵戎、釋、仙道、閫儀。從這些類目中就可看出本書詳于記言而不主記事的特點。每部各分數十門,各門多以4字標題。每門之中,用陰文標出經、史、子、集、本朝這樣一些標目,在各個標目之下,分別征引這些類別的書籍,并注明出處,眉目清楚,開卷潦然,按圖索驥,實為便捷,引文內容多為古人言論,如論議部“方興未艾”門,就分別從經、史、子、傳記、集和本朝人著作中征引與此題意義相關的論述,所引各段文字似乎都是在為“方興未艾”4字做注腳。這種體例的內容,在我國古代類書中堪稱絕無僅有。
此書1988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薛濤詩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論當代立法和法理學的使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