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城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別集。宋蘇轍(1039~1112)撰。蘇轍,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進士。因反對新法而仕途坎坷。元豐三年受其兄蘇軾“謗訕朝廷”的罪過的牽連而被貶,舊黨當政之后,曾歷任戶部侍郎、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御史中丞、門下侍郎等要職,執掌朝政。元祐八年后,哲宗親政,起用新法,他因上書反對新政而被貶官,蘇轍晚年閑居,沉淪仁途以終老,故其詩文集《欒城集》當時亦在禁書之列。
《欒城集》50卷,后集24卷,三集10卷,共84卷,主要收錄了蘇轍生平創作的詩歌、詞賦、政論、史論等等。蘇轍受父兄影響,所持觀念為儒家思想,他的政論,多是一針見血地分析時局(《新論》)或引擘喻今,總結經驗(《六國論》),文風汪洋澹泊,秀杰暢達,他的散文、小賦都寫得相當出色,澹泊之中不乏詩意。蘇轍的詩,力求追步蘇軾,但思想、才力遜色一些。早期的詩多為詠物寫景,唱和應酬。風格淳樸無華;晚年退居潁川之后,對下層人民了解更多,寫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現實生活的詩,抒寫個人生活感受之作也超過早期。
《欒城集》在宋代即有多種版本,可按篇目收錄的詳略分為兩個系統。屬于前者的有宋刻《蘇文定公文集》、明清夢軒刻本《蘇文定公欒城集》等等,屬于后者的有宋刻遞修本《蘇文定公集》、《欒城集》等等,常見到的《四部從刊》本和《四部備要》本都屬于這一系統。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本《欒城集》,1990年中華書局出版陳宏天、高秀芳校點本《蘇轍集》。
上一篇:《松窗夢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歐也妮·葛郎臺》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