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文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明歸有光撰。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昆山(今屬江蘇)人。嘉靖十九年考中舉人。以后8次參加會試,都未考中。便在安亭江邊讀書講學20余年。遠近前來向他學習的人很多,稱他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考中進士,歷任長興知縣、南京太仆寺丞。歸有光是明代優秀的散文家。黃宗羲在《明文案》中曾說:“議者以震川為明文第一,似矣”。他自幼愛讀《史記》,相傳他曾用5種顏色的筆加以圈點。他的散文繼承司馬遷和唐宋八大家的傳統,但有自己的特色。他以一個窮鄉老儒的身分,尖銳批評后七子“文必秦漢”的主張,敢于和摹擬剽竊的擬古主義文風相抗衡。他善于即事抒情,于文紆徐平談,感情真摯,親切動人。如《項脊軒志》、《先妣事略》、《滄浪亭記》等都是傳世名篇。王錫爵在歸有光墓志銘中說,他的文章“無意于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于言語之外”。但他的作品題材比較狹窄,又有大量應酬之作,內容上還頗有一些宣揚封建倫理道德的文章,主張“祖宗之法未有可以輕變者”。歸有光死后,他的兒子歸子寧、歸子祐編其文章為《震川文集》32卷,于萬歷四年刻印。清順治十七年,其孫世昌與錢謙益合作,輯刻了40卷本??滴跏哪辏湓鴮O歸莊以家藏舊鈔文互校,補入未刻之文,匯刻為《震川先生集》40卷?!端膸烊珪匪洝ⅰ端牟繀脖尽匪坝 ⅰ端牟總湟匪庞〉?,都是此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周本淳的點校本。
上一篇:《阿難陀寺院》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青箱雜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