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藝術史》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英國邁克爾·列維著。本書由孫津、王寧、顧明棟譯者說明、序言、索引、圖錄外共有8章約14萬字。這是一本專講美術發展史的藝術史書,它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評論性強。書中匯集了作者研究西方美術史所形成的觀點。它并沒有對美術史做面面俱到的敘述,也沒有對美術家做詳細的介紹,而是擇其美術史上有代表和典型性的藝術現象和美術家的典型作品進行美學和歷史方面作用與意義的分析。二是側重論述人類美術活動自身在西方的形成和發展。作者對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狀況沒有做特別闡述,而是通過分析美術作品,使人們了解和認為歷史發展的一定時期和當時的社會狀況。作者提出了這樣一些觀點:藝術決不是什么永恒不變的東西,藝術是人類在企圖使物質世界更加舒適宜人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出的那些家俱式的必需品。藝術并沒有一種國際通用的、為每個人所容易理解的語言。藝術作品的功用與藝術效果也不一定能一下子顯示出來。作者認為:西方藝術家的主要特征和西方藝術風格的主要特點就在于藝術的個性意義,正是無數互相沖突的個性和互成對照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眼花繚亂的藝術史畫卷。這本書反映的是從原始時期到本世紀70年代初的美術發展史,作者對美術家和作品提出了一些與我們傳統的觀點不一樣的看法,例如:作者認為羅丹雖然是19世紀最偉大的雕塑家,但在他的作品中,嬌飾風氣、形式主義和頹廢衰敗傾向都有明顯表現。且不論他的觀點對否,本書對于拓展我們的藝術視野,更好了解西方藝術及其評價,將是有所裨益的。
上一篇:《西京雜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西湖夢尋》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