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別裁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人沈德潛(1673~1769)編選的著名唐詩選集。別裁,即分別裁定,決定取舍之意。以杜甫《戲為六絕句》有“別裁偽體親風雅”之語,因以名集。該書有康乾兩種刻本。初刻是在康熙五十六年,為沈氏和陳樹滋共同編選,收詩千余首。《原序》云:“德潛于束發后,即喜鈔唐人詩集,時競尚宋元,適相笑也。”可知該書是針對清初詩壇崇尚宋元的風氣而編。流行40余年后,為滿足讀者所需,沈氏又增補了初唐四杰詩、白居易諷諭詩、張王樂府、李賀詩等重要作品,重新厘定為20卷,計收270多位詩人的詩作1928首,并且補入詩人小傳、有關詩話,評釋亦由簡變詳,仍依詩體編排,于乾隆二十八年由教忠堂印行,時沈氏已是91歲高齡。沈氏論詩主格調說,崇尚“溫柔敦厚”的“詩教”,選詩以“和性情,厚人倫,匡政治,感神明”(《重訂唐詩別裁集序》)為宗旨。他不滿許多選本不重李杜,強調“是集以李杜為宗”(《凡例》)。他又主張“備一代之詩,取其宏博”(《原序》),除重點選大家名家的詩外,也選錄了不少小家作品,能注意到不同時期、不同流派和不同體裁的作品,入選詩的題材和風格豐富多采。因此,該書影響很大,“久已風行海內”(清許印芳《說法萃編》)。由于沈氏思想的局限,唐詩中大膽抨擊時政,揭露社會矛盾的作品入選不多,而選了一些應制詩和試帖詩。
該書的乾隆本,解放后多次印行,中華書局出版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點本。又,清俞汝昌撰《唐詩別裁集引典備注》20卷,有道光刻本。
上一篇:《咸淳臨安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唐音癸簽》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