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朝綱目備要》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兩朝綱目備要》16卷,作者佚名。此書是一部編年體的史籍,起自宋光宗紹熙元年(1190),迄止宋寧宗嘉定十七年(1224),共記兩朝35年間事。南宋另有一部不知作者的《中興兩朝綱備要》18卷,記高宗、孝宗兩朝事,而這部《兩朝綱目備要》原名本作《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即續《中興兩朝綱目備要》,只因《永樂大典》所收此書沒有“續編”2字,《四庫全書》又是從《大典》中輯出來的本子,所以也不稱“續編”,于是《四庫全書》著錄的這個書名以后就成了通稱,其原名漸不為人所知。這兩部佚名的《綱目備要》,其體例、格式、史筆以至最初的板刻都一致無二,因此它們很有可能是出自同一個作者之手。由于宋人記載高宗、孝宗兩朝歷史的著作較多,所以《中興兩朝綱目備要》就遠不如《續編兩朝綱目備要》受人重視。
此書雖不知作者,但為宋人所撰則無疑,書中凡遇“昀”字就注為“御名”(宋理宗名趙昀),第12卷嘉定三年五月附記理宗朝追贈朱熹官職,下及淳祐元年(1241),據此可知其書大略作于理宗后期。作者當時尚能看到宋朝實錄、國史,因此書中所記大多可信,雖然內容較為簡略,但仍可補《宋史》之不足。此書還間雜議論,一部分是作者自己的評議,一部分取自李心傳的《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庫提要》稱其“敘次簡明,議論亦多平允”。
本書舊抄本不經見,乾隆間纂修《四庫全書》時亦未獲得,遂從《永樂大典》第12952——12964卷中輯出此書,重新編定為16卷,今天通行的就是這個版本。
上一篇:《東觀漢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