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大唐新語》,明人改稱《唐世說》或《大唐世說新語》,清人編《四庫全書》時恢復其原稱,作者劉肅,唐憲宗元和年間曾任江州潯陽縣主簿,書成于元和二年(807)。
《大唐新語》13卷,共分匡贊,規諫至諧謔,記異,郊禪等30門,記自唐初至代宗大歷年間有關政教風化的逸聞瑣事,前人都把它看成是《世說新語》的仿作,此書體例雖有《世說新語》,但所立門類并不依傍《世說》。書末附有作者一篇《總論》,表明其著作本旨:“昔荀爽紀漢事可為鑒戒者,以為《漢語》。今之所記,庶嗣前修。”他在自序中也說明此書專取“事關政教,言涉文詞,道可師模,志將存古”的內容。這說明作者的本意是追踵荀爽《漢語》,《漢語》今已不傳,但此書在體例上也很可能是仿效《漢語》的,而不是象后人認為的那樣是仿的《世說新語》。此書所記,雖都“言涉文同”,但每事各具首尾,敘述較詳,和《世說新語》著重截取片言只語也大不相同,在體例上更接近于雜史一類,所以《新唐書·藝文志》和《宋史·藝文志》分別把它列入雜史類和別史類。
此書內容豐富,可采者多,如“文章類”記載玄宗命張說、徐堅,韋述等人編纂《初學記》的經過,使后世得以了解這部類書的纂修緣由,以及在編排的形式,體例上作了哪些改進。“文章類”又記有初唐四杰王揚盧駱的逸聞,說揚炯“恥居王后,愧在盧前,”這條記載常常為后人所引用,“酷忍類”記武后時酷吏周興、來俊臣特制10個大枷,分別定名為“定百豚”、“喘不得”、“突地吼”、“著即承”等等,用各種酷刑拷打逼供,又編《告密羅織經》1卷,專門教人告密,這些內容后來被采入正史。
此書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大衛·科波菲爾》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大金集禮》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