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房筆叢》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少室山房筆叢》48卷,明胡應麟撰。胡應麟是明代中葉的博學大家,和楊慎、陳耀文、焦竑等人齊名。此書是匯輯他的考據雜說而成,全書共包括12部:《經籍會通》4卷,考論古籍的撰著與存亡聚散情況;《丹鉛新錄》8卷,專門駁斥楊慎《丹鉛錄》等書考據的舛謬;《史書占畢》6卷,考論史書兼評論史事;《藝林學山》8卷,系詩話、詞話及評騭各體文學作品的優劣;《九流緒論》3卷,考論諸子百家的源流和得失;《四部正訛》3卷,考辯歷代偽書;《三墳補遺》2卷,專論《竹書紀年》、《逸周書》《穆天子傳》3種汲冢遺書;《二酉綴遺》3卷,采錄古書中的異聞奇事;《華陽博議》2卷,雜述古人博聞強記的故事;《莊岳委談》2卷,論雜事、正俗說;《玉壺遐覽》4卷,專論道書與方士之言;《雙樹幻鈔》3卷,專論佛經與釋家之說。每部卷首均有小序,概述本部的內容和主論宗旨。全書各部陸續撰成于萬歷十二年至二十年間(1584~1592),從內容上來說,各部可以獨立成書,匯為《少室山房筆叢》則具有叢書的性質。
此書考據極為宏富,廣征博引,議論也多有獨到的見解,為研究和考索古代典籍提供了不少寶貴的資料和結論,在明代考據辯證類的筆記中是一部很有份量的著作。其《四部正訛》把歷代偽書分為若干類,分別加以考辯,辯別頗為細致,既表現出作者的淵博,也表現了他的大膽,敢于提出疑難,后世談偽書的常用其說。《九流緒論》把古代筆記分為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辯訂、箴規6類,是歷來學者首次對筆記進行的分類,常為后人所稱引。當然,作者亦不免明代學者粗疏的毛病,本書征引錯誤、考辯失實的地方也所在多有,沈德符《敝帚軒剩語》、王士禛《香祖筆記》及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都指出了此書的若干錯誤,但總的說來還是瑕不掩瑜的。
此書1958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斷句排印本。
上一篇:《小腆紀年附考》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爾雅》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