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嘆》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清吳嘉紀作。清沈德潛《清詩別裁集》說:“野人(吳嘉紀字)居泰州之安豐鹽場,刻苦成詩……漁洋詩以學問勝,運用典實而胸有爐冶,故多多益善而不見痕跡;陋軒詩以性情勝,有須典實而胸無渣滓,故語語真樸而越見空靈。然終以無名位人。予持此論,而眾人不以為然。然其詩具在,試平心易氣讀之,近人中有此孤懷高寄者否?”今人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說:詩人家居海濱,每遭水患;而苦吟不輟,由于生活窮困,又處在兵禍慘烈的年代,使他體會到人民的痛苦,《海潮嘆》諸篇從各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悲慘命運,具有豐富的現實內容。今人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說:“清康熙四年(一六六五)七月三日,蘇北沿海地區颶風大作,海潮高漲,漂沒亭場廬舍無數,男女灶丁死者數萬人。凡三晝夜,風始息;潮退后,草木盡枯死。這首詩著重反映了這次風潮給沿海居民所帶來的深厚災難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兇殘酷虐。”這是一首“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它真實地描述了一次海潮過后,濱海一帶雞犬皆死,草木盡枯,廬舍漂沒,鹽民死傷無數,尸骸枕藉的悲慘情景;生動地刻畫了官狼吏虎不恤民艱,到處敲榨勒索、為非作歹的丑惡臉嘴;對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對封建官吏的兇殘暴虐行徑,予以深刻的揭露。全詩運思深刻,語言樸素,描繪生動,對比強烈,感情憤激,格調蒼涼。清鄭方坤評道:“所撰今樂府,尤凄急幽奧,皆變通陳跡,自立一宗。”(《陋軒詩鈔小傳》)
上一篇:《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淮南子》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