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芟》簡介|介紹|概況
《詩經·周頌》篇名。《毛詩序》說:“《載芟》,春藉田而祈社稷也。”宋朱熹《詩集傳》:“此詩未詳所用。然辭意與《豐年》相似,其應用亦不殊。”清魏源《詩序集義》:“《載芟》,臘先祖五祀也。《月令》: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及《黨正》(《地官》以禮屬民飲酒,正其齒位。故有烝祖妣、寧胡考之語。亦《豳頌》樂章,非春藉田而祈社稷之詩。”今人楊公驥《中國文學》:“由《載芟》、《良耜》的作品內容看來,這兩篇詩是周滅商之前周族居留豳地時古祭歌。”“是周族在原始時代的祭歌,它可能是在西周初被用文字記錄下來,到《詩經》輯錄成書時,便被載于《周頌》中。”還說:“其中所描寫的是邦族的集體勞動和集體生活,生產者即占有者;顯然,這不是階級剝削制度形成后的生產關系。其中所表現的是熱愛勞動的情感,對生產勤勞的頌美和對生活富裕的理想作了統一的表現;這顯然不是奴隸對待勞動的心情。詩中沒有‘階級的烙印’。詩歌本身就證明了它的產生年代。”極有層次地寫出由墾荒到播種,從春耕、夏耘到秋收的農事過程;對農婦送飯的細節描寫,相當細致,極富情趣;谷種發芽和禾苗生長狀況的描寫非常生動。孫鑛云:“此描寫苗處尤工絕。函、杰是險字。厭厭、綿綿,得態。語不多而意狀飛動,所以妙。”(《評詩經》)
上一篇:《踏雪尋梅》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載見》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