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箋》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六卷十八回。玩花主人評。清刻本題《新編燕子箋》。小說據(jù)明代傳奇《燕子箋》改作。據(jù)云,明初有《燕子箋》平話十八回,玩花主人或據(jù)平話改編,今因平話本不存,已無從考查了。玩花主人姓名與生平不詳,寫作時間亦難斷定。
《燕子箋》系才子佳人小說。宣揚婚姻“總由天定,莫可人為”,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主旨。小說情節(jié)與傳奇相似,敘唐玄宗年間,扶風才子霍都梁應同窗鮮于佶之約,赴京應試。因安祿山欲作亂,朝廷科場改期,都梁宿長安名妓華行云處,兩相情愛,海誓山盟,霍并畫《聽鶯撲蝶圖》相贈,畫中既有行云芳貌,也有自己尊容。此畫在裱畫工處,誤被禮部尚書酈安道院子取走,與酈家送裱的吳道子水墨觀音像互換。酈尚書之女酈飛云覺畫中女娘春容與己相似,并認畫中公子為知己,題詞于箋曰:
風吹雨過百花殘,香閨春夢寒。起來無力倚欄桿,丹青放眼看。揚翠袖,伴紅衫,鶯嬌蝶也憨。幾時相會在巫山,麗兒畫一般。
右調(diào)《醉桃源》,飛云題。正巧梁上燕子銜去飛云小姐題箋,送至曲江堤邊散步的霍生之手。故科場后,霍生托來看病的孟駝婆以箋、金釵、觀音像換回春容圖。不料鮮于佶得知此事,動用捕快,逼孟婆誣霍生人品敗壞,令霍潛逃,鮮于佶達到偷換霍生試卷,竊奪狀元的目的。霍生改名卞無忌,在天雄軍節(jié)度使賈南仲幕中任記室,因草檄文令安祿山子殺其父成功,官封羽林都尉。賈招贅為婿,其女即逃難而至之酈飛云。安祿山入長安,酈尚書隨駕西巡,酈夫人母女走散,誤將妓女華行云誤作己女,相伴而逃。安祿山就戮,肅宗登極,重見太平。朝廷在禮部放榜,鮮于佶中狀元。拜訪座師酈尚書時,被行云認出,并以保存的霍生平日文稿和場中文字為據(jù),證明其偽。后經(jīng)酈尚書面試,鮮于佶當場出丑,從狗洞逃出。此后,霍都梁恢復真實性名,并予狀元頭銜,改授宏文館學士兼河隴節(jié)度使。華行云亦嫁給霍都梁,后與酈飛云各生二子,皆受榮封。
小說無疑譴責了鮮于佶的卑劣行徑,安排他被“法司嚴究”的下場。但作者寫他并非臉譜化。鮮于佶在人前是人樣,當朋友遇難時,裝出一幅俠義心腸;人后卻又是一幅鬼樣,陰險狡詐,下流無恥。這個人物寫得比同類小說中的反面人物復雜一些,精采一些。作者贊美霍都梁與華行云、酈飛云的愛情。霍生在戰(zhàn)亂中與酈小姐成親時,曾予拒絕,表示與青樓女子華行云“發(fā)誓永不相忘”, 這是難得的。故亂后霍與行云成婚時,表示華、酈二人不分大小,地位平等,并為兩位夫人同時爭來朝廷的誥命。在唐朝,門閥等級制度森嚴,妓女連作進士夫人的資格都沒有,又哪里來的誥命榮耀呢?那只能是作者的理想與愿望罷了,但這種理想與愿望卻是可貴的、進步的。
小說以一夫二妻,大團圓的結局,落入才子佳人小說的俗套,但本書結構精巧, 情節(jié)曲折,動人心弦。小說在改作傳奇的過程中,文筆華麗, 描寫細膩,對話個性化,具有較高藝術水平。
上一篇:《炎涼岸》簡介|鑒賞
下一篇:《猶及篇》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