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燕別傳》簡介|鑒賞
宋代文言傳奇小說。作者為宋秦醇。最早見之于《青瑣高議》前集卷七, 《說郛》三十三亦載。常見的有魯迅輯的《唐宋傳奇集》本。 《晉唐小說暢觀》本、 《香艷叢書》本等均題《趙后遺事》, 《稗乘》本題作《趙氏二美遺蹤》。
作者聲稱從同里李生家“墻角破筐中”得《趙后別傳》殘稿,回去“補(bǔ)正編次以成傳”。作品從趙飛燕體態(tài)入筆,寫其入宮后又援引其妹,封為昭儀。成帝寵幸昭儀而疏遠(yuǎn)飛燕,飛燕為求子固寵,秘密引少年男子入宮與之通。一日正行事間,不料皇帝突然闖入,飛燕披頭散發(fā),匆匆而出見。成帝見她神色慌亂,又聽見復(fù)壁衣服中有人咳嗽,氣憤而出,與昭儀飲酒時,露出要殺飛燕之意,經(jīng)昭儀跪求得免。成帝密訪壁衣中人,得而殺之,然從此不理飛燕,而專寵于昭儀。飛燕聽說成帝買通侍者,偷看昭儀洗澡,特請成帝來看她裸浴。但成帝不待她洗完就拂袖而去。當(dāng)飛燕生日那天,成帝與昭儀前往為賀,席間憶及舊情,成帝感而留宿。飛燕因此又生詭計,詐稱有孕,頗得成帝歡心。但臨產(chǎn)期近,飛燕怕陰謀暴露,密令太監(jiān)王盛取民間小兒冒充,不料第一次取來的小兒因密封窒息而死,第二次取來的小兒至宮門則啼,不得入內(nèi)。 至“懷孕”十二個月,仍無產(chǎn),只得詐稱“昨夢龍臥,圣嗣不育”。昭儀派人揭其詐,并下令殺盡懷孕的宮人及宮人所誕之子。后成帝服方士丹藥,與昭儀交,滑精而死。太后追查死因,昭儀自殺。飛燕夢見成帝,云昭儀殺子而罰為巨黿。
趙飛燕故事歷來為文人所樂道。大抵都站在封建史家的立場,從“女人禍水”論出發(fā),將她貶為亡國之因。傳說為漢伶玄撰的《趙飛燕外傳》即持這種觀點。司馬光編《資治通鑒》,述及飛燕姐妹入宮,即引“披香博士”淖方成的話曰:“此禍水也,滅火必矣!”漢時有童謠亦寓此意。《趙飛燕別傳》立意則不同。它多從作為皇后的飛燕求子固寵著眼,以昭儀作對比,極寫其命運可悲可憐的一面。如秘宿少年以求子,裸體入浴請帝觀,詐稱有孕、覓人求子以代等等,雖有其狡獪的一面,但更多的是顯示了舊社會里婦女地位的低下。以皇后這樣的地位,只因她出身貧寒,便不得不費盡心機(jī)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斗爭。不能不使人一掬同情之淚。作者寫昭儀始終得寵,但是一旦皇帝身死,即使明明是其縱欲無度,咎由自取,昭儀也只能以自殺來逃避追查,顯示了她同樣是一個可憐的犧牲品。在客觀上,作品駁斥了“禍水滅火”的謬論。
作品寫飛燕姐妹,雙峰并出,顯示了較好的文字駕馭能力。語言亦較有文采。胡應(yīng)麟認(rèn)為“其間敘才數(shù)事,多俊語, 出伶玄右,而淳質(zhì)古健弗如。”特別稱贊“蘭湯滟滟,昭儀坐其中,若三尺寒泉浸明玉”三句,贊之曰: “百世之下讀之,猶勃然興”。其他如寫成帝與昭儀飲酒時發(fā)怒,服丹后擁昭儀作樂等,都頗為生動傳神。
上一篇:《賽紅絲》簡介|鑒賞
下一篇:《郭代公*》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