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老父傳》簡介|鑒賞
傳奇小說。見《太平廣記》卷四百八十五。作者陳鴻。但因篇末有賈昌與陳鴻祖的談話,陳寅恪遂以為陳鴻祖所作。此說尚待證實。本篇作于憲宗元和年間(806—820)或稍后。 《唐志》載《開元升平源》一卷,未著錄此篇, 《宋志》曰: “陳鴻, 《東城老父傳》一卷”,說明此篇在宋曾單篇流傳。魯迅收輯在《唐宋傳奇集》中。
這篇小說的前一部分寫賈昌在玄宗朝以斗雞得寵的經過,中間寫他經安史之亂、遁入佛門的故事,最后是他為陳鴻祖講述的開元遺事。文中說李隆基素好斗雞,即位后更建雞坊、置雞童,沉溺于這種無聊的游戲之中。而“上之好之,民風尤甚”,豪門大戶竟不惜破產買雞。賈昌被召入宮中,就因為馴雞有方, “天子甚愛幸之,金帛之賜,日至其家”,而且父親死了由朝廷送葬,天子還親為娶妻。小說不僅引用民謠“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對玄宗進行諷刺,并且把安史之亂同玄宗的淫佚生活聯系起來,指出“使人朝服斗雞,兆亂于太平矣”,用意極為深刻。至于賈昌回憶的開元遺事,不但同元和年間相對照,告訴我們所謂的“元和中興”,并沒有解決任何實際問題,而且某些“開元盛事”,也在客觀上反映了玄宗前期的不合理現象。比如賈昌說張說領幽州時每年都向朝廷運送大批綢布,然而“輸于王府,江淮綺縠,巴蜀錦繡,后宮好玩而已”。總之,小說對唐代社會的反映是真實、深刻的,具有借鑒歷史,影響當世的作用。
小說中的賈昌可能真有其人。蕭士赟評李白《古風》“大車揚飛塵”一首說: “此篇諷刺之詩,蓋為賈昌輩而作”。然而作為一篇小說中的人物,又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本篇塑造賈昌形象的手法主要是:一、通過人物的自敘或回憶的手法,描寫人物的主要經歷,來完成自己的形象。前期的賈昌靠斗雞得幸,不過是個幫閑小丑;到了后期他皈依佛門,成了與世無爭的教徒,對世事世態有較深刻的認識。因而在賈昌身上既有應該鞭撻的東西,也有叫人同情的一面。這種因人系事的寫法脫胎于史傳文學,有利于反映人物性格的各個方面,但表現在本篇中的不足之處是,所記事件若不相屬,結構顯得松散。二、人物語言飽含感情。賈昌回憶一段以昔喻今,語頗凄涼。魯迅稱此文“其語甚悲”, (《中國小說史略》)洪邁也說: “讀此傳,玄宗全盛,儼然在目;至寫昌一段,去國失寵,尤足寓凄感也”。這種語言不僅啟人興廢之感,而且是使賈昌這個幫閑之徒變得令人同情的因素之一。三、成功的細節描寫。比如:
導群雞敘立于廣場,顧眄如神,指揮風生。樹毛振翼,礪吻磨距,抑怒待勝;進退有期,隨鞭指低昂,不失昌度。勝負既決,強者前,弱者后,隨昌雁行,歸于雞坊。
這種生動場面,活畫出了賈昌志得意滿的心理狀態。
上一篇:《三王墓*》簡介|鑒賞
下一篇:《東漢演義評》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