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娘※》簡介|鑒賞
其故事,其它筆記亦載,惟遜于本篇。它雖有鬼佑與鎮(zhèn)壓白蓮教起義獲保舉的情節(jié),但主要篇幅在贊揚(yáng)良家女秦娘以己志與機(jī)智脫身青樓。
作者肯定秦娘陷污泥而不染,矢志守正的品格,以及巧妙地跳出火坑的斗爭方式。秦娘幼失父母,為媒者所誑誤入青樓。但她身為賤末,卻堅(jiān)持清白,寧死不屈,終于選擇了理想丈夫。盡管帶有宿命論色彩,秦娘的形象仍不失其光輝。
作品描摹秦娘頗具層次。初,假母恫喝、撻楚,惟以死自誓。接以美少年動其情欲,女見之輒哭泣,稍近之則怒詈,鞭撲從事,則決意求一死。作者著重在“守貞不辱”上落筆。父夢示,遂細(xì)述已意于蔣生,言曰:“郎君若能為百年之計(jì),夢中父命,敢不敬從?若以為風(fēng)塵中人,茍遣一時意興,則雖死不從也。”“及蔣去三日,假母果別招一客至。女強(qiáng)笑承迎,醉之以酒,乃服客之衣帽襪履,詐為客狀,啟戶逕出,大罵曰:‘何物婢子,如此倔強(qiáng),令人憤氣填膺!’假母疑女又有變,得罪于客,追出謝之,則揚(yáng)長竟去矣。”在這里,秦娘系一弱女,又是一個強(qiáng)者,因?yàn)樗龖?zhàn)勝了邪惡與貪厭。作者雖無藻筆,然其形卻生。
末以“翁姑拜前,兒婦拜后”的同日完姻收尾,加之以歡快熱鬧的佳節(jié)氣氛與二十年后患難團(tuán)聚的喜劇場面,使全篇情節(jié)達(dá)到高潮。以悲始,以喜收,前后呼應(yīng),首尾映照。
上一篇:《秘笈》簡介|鑒賞
下一篇:《移繡譜》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