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坼,浙人,少孤,寄居京江,事母極孝。貧不能供甘旨,棄舉業作賈,往來蘇、揚間。志欲破萬卷,而無錢購書,惟憑借讀。常云于湖州置貸,暫住村店,俄春漲發,村落困巨浸中,移居主人樓上。方以阻行期為郁郁,忽睹樓側貯書四架,悉經史子集,喜甚,伏而誦之,焚膏繼夜,鰓鰓恐不能遍覽。喁喁數旬,竟忘為置貸來也。迄水將退,而腳氣大發,住養匝月,架上書悉歸腹笥矣。 ○清·張泓《滇南憶舊錄》
[述要] 浙江人余京(字文坼)三歲喪父,寄居丹徒,事母極孝。家貧,無力供養母親,不得已棄學從商,往來于蘇州、揚州間。志欲讀遍萬卷書,苦于無錢購買,只能借書來讀。一次,去湖州辦貨,借住村店,適逢水災,村落俱被大水包圍,余只得移居主人樓上。行期被阻,心中正悶悶不樂,忽見樓側有書四架,均為經史子集,大喜,俯而誦之。余夜以繼日,挑燈苦讀,唯恐來不及將這些書讀遍。數十天讀下來,竟已忘了自己原是到湖州辦貨來的。等到水退,余腳氣病大發,又住養了一月,行期耽誤更久,而四架書全被讀遍,化為余的腹中經綸。
上一篇:《恨古人不見我 張融 王儉》
下一篇:《惜不發解 錢福 李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