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方壺
【出典】 《列子·湯問》:“(夏)革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間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焉?!?/p>
【釋義】 方壺為古代神話傳說中東海五仙山之一,上有仙果,奇獸和飛仙。宋詞中常借以詠仙境或仙人。
【例句】 ①帝俞賡載下方壺。(曹勛《江神子·谹父以昔年夢詩寄為長短句,因韻敘謝》1223)曾惇(字谹父)出任臺州知州,作者詞中以“下方壺”相比。②我本方壺客,飄逸離凡塵。(曹冠《水調歌頭·游三洞》1535)這里以“方壺客”指神仙,用來自比。③要知昨夜方壺景,只在蕓齋杖履前。(曹冠《鷓鴣天·夢仙》1536)這里以“方壺景”指夢中仙境。④疇昔方壺游戲地,群仙步履相從。(李處全《臨江仙·木犀》1731)這里借“方壺”將木犀花比作仙子。⑤方壺日月偏長,清容花草吹香。(黃機《清平樂·為繆推官壽。清容,繆之亭名也》2535)這里用“方壺”將繆氏的家園比作仙境。⑥池上方壺仙伯,是珊珊月佩,綽綽冰肌。(黃公紹《漢宮春·郡圃賞白蓮》3369)這里以方壺仙伯喻指在郡圃中賞花的郡守,意在稱美。
上一篇:典故《方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方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